宝宝不会爬直接走,是不是好事?一文揭开真相

2023-03-08 20:45 来源: 小肆说健康

大部分宝宝会在10-12月龄的时候,学会扶站。当然也有一些宝宝在10个月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扶站甚至是独立行走了。

这是因为宝宝的下肢是存在生理上的差异的,刚出生的宝宝腿型就像青蛙,因为膝关节和髋关节是扭曲的,同时还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内旋和胫骨弯曲。

然后,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腿部也会渐渐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从而慢慢变直。

这个过程,并不受学步早晚的影响,而是正常的下肢力线改变。

并且,不同的宝宝,腿部发育的差异性也比较大,所以家长们如果怀疑宝宝的腿是O型腿,那就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

因为,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的腿型确实是有异常的,那主要都是由于潜在的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营养吸收异常、代谢异常以及骨骼发育的异常。

只不过,有些宝宝可能凸显的时间恰好在学步期内,就被错误地归因为是因为扶站早或者走路方式不正确引起的。

那么,跳过爬行期,直接走的宝宝,会更聪明吗?

有些家长会觉得,既然没有坏处,那就说不定会有些好处,比如运动能力更强,或者脑部发育更好。

他们认为会走的宝宝相较而言,视野更加开阔,活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也就更有助于智力的发育。

这种说法也没有得到科学依据的支撑,家长们平常心对待即可。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