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血小板和白细胞反复升高,需警惕

2023-03-09 21:08 来源: 小肆说健康

在临床检验中,血常规的所有项目都是围绕这三大类细胞开展的,对它们的数量,形状,性质和质量等等做出了全面的观测,尽管血常规项目可以细化至高达二十余项,但仍然属于最基本的检验,对于复杂的整个人体系统来说还远远不够。

既然血常规只包含最基础的三类细胞的情况,为什么在临床检查中还是缺一不可呢?这是由于血液遍布全身,与各种组织,器官相互交汇,是众多代谢过程进行的场所,也是部分物质交换的平台,一旦出现异常,血液系统常常最早掀起波澜,在这一背景下,一份看似普通的血常规结果往往隐藏着丰富的线索。

二、血常规不一定“常规”

当一个长期食物结构不合理的人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能他的外貌和体型看上去很正常,但其降低的血红蛋白含量表明他已经存在轻度贫血;当一个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人参加常规体检,升高的白细胞数值提示他可能正受到细菌的感染引发机体炎症,从而给予他及时干预的机会。

血常规除了观测三大细胞的状态和数量等,也能从相关指标的变化来显示患者的疾病水平,常见的有细菌、病毒感染、贫血、过敏、凝血异常等。

同时,血常规也作为很多疾病诊断的辅助,为临床医生提供多方位的参考,例如肺心病、肺气肿可能出现红细胞增多;心肌梗死,酮症酸中毒会引起白细胞增多;而血栓形成与血管栓塞都是继发于血小板含量的明显升高。

因此,血常规其实并不常规,对于普通人来讲,也许就是一份日常的检验报告,但对于有疾病隐患的人而言,血常规的异常可能就是一种信号与指示。既然血常规的功能这么广泛,检测方式也相对简单,能不能查出医学界的头号敌人、恶性疾病之王——癌症呢?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