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新目标 春风浩荡再出发
□李梓楠 本报记者 贾红路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全力以赴抓生产,鼓足干劲谋发展,当前,铁力市正以时不我待、奋力争先的姿态,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全力实现“全年红”,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见到新成效。
聚焦产业升级
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铁力市将立足“4+2+N”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产业振兴行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做大做强农林产品、畜禽产品、康养旅游和中医药4大主导产业。依托资源禀赋,推动现有主导产业提质、扩模、增效。农林产品产业要稳生产、强品牌。坚决扛稳守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争取稳定在156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同比增长2%以上。树立“大食物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多元发展林菌、林果、林药等林下经济产业,丰富森林食品供给。同时,用好“铁力森鲜”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区域农业产品附加值。畜禽产品产业要强服务、延链条。加强对金新农、新望农牧两家生猪企业的服务保障,鼓励企业提高能繁母猪存栏量,确保生猪出栏量达到 28 万头。推动松风食品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综合屠宰场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不断健全生猪全产业链条。积极发展水产产业,突出抓好林蛙、冷水鱼等产业,将水产产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康养旅游产业要扩内需、促消费。聚焦森林康养、自然研学、自驾露营、冰雪体验“四个新业态”以及品质游、短途游、深度游“三大主体”,积极引导区域内旅游企业更新旅游设施、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旅游路线,打造独具铁力特色的旅游“IP”。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不断优化供给结构,全面激活文旅市场消费活力。中医药产业要提品质、强竞争。加快葵花药业技术改造、同仁堂北药综合加工等5个中医药产业项目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