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协同诊疗能力,关爱患者心脏安康

2023-05-03 15:35 来源: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申琳 徐驭尧

偏头疼已经困扰卓嘎二十多年,她从来没想到,这个老毛病会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得到解决。

去年,卓嘎曾因突发语言不清被送到医院急救,经抢救后出院。当时,她只觉得困扰自己多年的头疼病症更加严重,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头痛的病根居然是先天性心脏病。

直到她遇到了北京阜外医院援藏医生、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胡海波。今年初,她再次因为身体不适来到医院就诊,当她的检查报告到送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先心病介入团队会诊时,大家一致判断卓嘎可能罹患的是一种被称为“心脏卵圆孔未闭”的病症。

“这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数人没有症状。但是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的临床症状,包括脑卒中、偏头痛等。通俗来说,这一疾病就是症状在脑,但病根在心脏。”胡海波介绍。

疾病已经确诊,救治随即开展——胡海波当即安排病人住院,并为她安排手术。

“咱们这个手术大吗?需要多久才能恢复?”病人对治疗方案十分关切。

“没问题,现在咱们都可以采用微创技术开展手术。不但恢复快,术后也不会留下明显疤痕,一般很快就能正常活动。”胡海波自信地告诉患者。

手术开始后,医生们首先将食道超声探头从食道送入相对心脏水平的深度,用于精准评价和指导手术操作。然后,医生再通过大腿部的粗壮血管将导管送入患者的心脏里,对患者心脏内的缺损进行封堵,从而达到根治效果。

手术很快完成,卓嘎在手术结束后四个小时就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仅仅两天后,困扰卓嘎二十多年的头疼就已经消失不见,经过详细查体,她顺利出院。

这一台看似简单的手术,背后有着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胡海波介绍,完成这样一台微创手术,需要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超声影像科等多个科室通力协作,共同确保手术顺利。“我们前期工作需要准备充足,病人手术时间才能缩短、治疗和恢复效果也能最大化。”他说。

在胡海波所在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先心病介入团队的努力下,越来越多像卓嘎这样的先心病患者实现了在西藏完成手术,重获健康。“先天性心脏病是西藏常见的高原疾病。此前,绝大多数先心病救治都到其他发达地区开展。但现在,随着本地救治能力的提高,多数先心病都可以在西藏本地开展救治。”胡海波说。

据介绍,自2021年11月起,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立了由西藏自治区心脏病中心主任格桑罗布主任医师和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来自北京阜外医院吕建华作为组长共同牵头成立了多学科先心病救治团队——先心病介入诊疗团队,该团队对西藏自治区内0-18岁先心病儿童常态开展微创介入手术免费救治。2022年8月吕建华完成援藏任务后,由胡海波接替吕建华加入先心病介入团队。自2021年11月至今,先心病介入团队共成功开展手术330例,其中先心病患儿270多例。

几百余台的手术,不仅仅意味着病人的健康,也意味着一支本地医疗团队的成长壮大。结合医院多年来介入团队成长的规律和暴露出的问题,先心病介入团队组建一开始,格桑罗布、吕建华以及胡海波等人都高度重视介入团队的培养,并制定分批培养的计划,自2021年底开始先后培养了第一梯队儿科边珍卓嘎、胸外科魏红亮、心内科单增卓嘎、第二梯队胸外科班政、儿科马宇德等。米玛顿珠是土生土长的西藏山南人,从齐齐哈尔医学院毕业后进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也参与了多台先心病介入手术。

让米玛顿珠印象深刻的一场救治是发生在今年2月,一名孕妇被送入心内科开展救治。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手术风险大。胡海波会同心内科、心外科、超声科专家多学科会诊评估病情后,决定尽快实施接入手术,挽救患者生命。

几个小时的手术异常紧张,站在手术台旁的米玛顿珠至今都清晰记得手术中每一个具体的流程。旁边的仪器滴答作响,随着患者身体状况变化,机器的声音不时急促,米玛顿珠的心也悬了起来。但他依旧沉着,一遍帮助胡海波等医生开展手术,一遍学习老师们的操作技法。手术顺利成功,患者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手术三天后,病人就已经能出院回家,并为家里的孩子哺乳。我参与的这台手术,让我深刻认识到什么是‘治好一名病人,挽救一个家庭’。”米玛顿珠感慨,“我一定好好学习技术,争取未来也能为病人带来健康和安宁。”

现如今,像米玛顿珠这样的本地医生越来越多,“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我们希望最大程度培养本土力量,提升西藏自治人民医院的治疗能力,让多数先心病患者真正实现‘大病不出藏’,在家门口就能收获身体健康。”胡海波说。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