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带头学农技 增长才干又增收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
日喀则市定结县楚卡村:
干部带头学农技 增长才干又增收
本报记者 汪纯 本报通讯员 牟江伟
明媚的阳光下,轰鸣的机器声中,日喀则市定结县郭加乡楚卡村村民正为一年的青稞种植大计忙碌着。大家有序开展青稞种子包衣工作,为及时开展春耕春播做好准备。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但种子也会受到有害生物的侵害,造成产量损失。青稞种子包衣技术可有效防治病虫害,促进根部发芽,使种子健壮生长,提高出苗率,从而有效增加青稞产量、提高群众收入。
曾经,楚卡村农作物种植全部依靠人力,种植时间长、产量低,一定程度延缓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输出的时间,影响群众收入。2019年以来,在县、乡两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楚卡村党支部主动作为,干部带头学习种子包衣机械操作流程,再传授给村民群众,形成“支部带头+群众参与+驻村帮扶+专业指导+集体分红”的模式,很快见到成效,现在楚卡村可以面向岗巴县、定结县8个乡镇20多个村庄出售包衣后的精品种子。
面向周边村庄出售种子以来,楚卡村连续4年分红稳定在每年18万元左右,户年均收入增加3913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可喜的是,今年楚卡村种子包衣量得到较大提升,预计分红可达20万余元。
目前,楚卡村党支部积极动员群众开展种子包衣工作,已完成包衣20余万斤,其中改良青稞“喜玛拉22号”15万余斤、本地青稞“藏青2000”5万斤,改良青稞占比持续提升。“我们将结合村里实际,扩大良种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群众收入。”楚卡村村委会主任索朗信心满满地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