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互助降低 农民因病返贫风险

2023-05-10 09:54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我市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医疗互助降低

农民因病返贫风险

本报讯(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陈健华)当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无法实现全额覆盖,农村困难家庭因病致困、因病返贫时,如何破解痛点难点,走出一条乡村善治之路?港城在各县区积极推行乡村医疗互助项目试点,跳出仅靠财政补助的“老路子”,创造性地以群众互助的方式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在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同时,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去年以来,累计发放补助604.74万元,惠及群众6168人次,平均减负率34.89%。

在灌云县伊山镇村民马继芳家中,她拿着手机高兴地向笔者展示报销到账的23000多元。去年夏天,马继芳相继做过2次动脉瘤手术,住院期间共花费近30万元。对于一个收入不高的农村家庭,30万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马继芳介绍,“第一次花14万多,报销以后自己贴8000多元,第一次8000多元基本上全报了。第二次8月8日又去住院做第二次手术,花了14.6万多元,自己贴2.2万元,然后又给我报了1.5万多元,2次加起来一共报了23000多元,互助医疗对老百姓来说确实非常受益。”

马继芳能得到这份保障,得益于去年她加入了镇上的乡村医疗互助项目。开展乡村医疗互助试点,是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的一项具体举措。灌云县通过调查摸排,确定伊山镇和侍庄街道为试点镇街,经过广泛宣传发动,参与农户达4.3万人,参与率为57.29%。灌云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邱伏兵介绍:通过财政引导、慈善募捐、农户自筹等方式,筹措资金210多万元。农户按照每人20元的标准参加互助,对生病住院的农户按照病种给予补助。项目实施以来,已救助 331人次,累计发放救助金额36.91万元,平均减负40.98%。

因病致贫是造成农村家庭生活困难的首要原因,也是广大群众最为担心和最期盼解决的问题。乡村医疗互助项目是以乡镇为单位,通过财政引导、村民自筹、慈善募捐等多种渠道建立医疗互助资金池,对村民大病住院医疗费用自费部分进行补助,有效防范化解因病致贫风险,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目前,我市在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赣榆区、海州区等5个涉农县区各遴选2个乡镇开展试点。截至目前,全市试点乡镇农民群众参加人数达23.6万人,平均参加率63.3%,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赣榆区参加率达93.48%,全省领先。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