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理论释义:百病生于气也
发布日期:2013-06-21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
气充满着人体,是构成人体最基本、最细微的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不断运动而变化,人体产生各种新陈代谢的生命活动,称为“气化”。气机调畅是气化正常、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唐代王冰说:“气之为用,虚实逆顺缓急皆能为病”,故“百病生于气”。
许多因素都可影响气机和气化,这里举其九种,分为三类:一是怒、喜、悲、恐、惊、思,属情志过度;二是寒、炅(热),代表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三是劳,指内伤劳倦。情志过度九居其六,可见情志致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怒喜悲恐惊思本是正常的情绪思维活动,太过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变成致病因素,导致气机失调、气化障碍而生病。比如遇到可气之事而发怒,是正常反应,但勃然大怒或长时间怒气难消,则会气机上逆,甚至呕食呕血,此即“怒则气上”。
调节情志对舒畅气机、促进气化、维护健康的意义,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