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养身保健>>养生摄生

苏局仙:110岁老人的长寿经
发布日期:2013-07-31

    先祖父苏局仙先生,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岁十一月二十三日生,1991年12月30日(辛未岁十一月二十五日)谢世。他一生跨过两个世纪,度过10个马年。生前有“上海第一老人”之誉,也是闻名中外的寿星。

  练习书法确能强身延寿

  祖父从8岁开始习字,终生挥毫不辍,对从事书法与长寿的关系体会尤深。常在回答请教者时,以亲身实践阐述其中之道。他把书法作为嗜好、爱好。祖父认为“人有一种嗜好相与始终。嗜好种类千形百色,有好有坏,有雅有俗。拿书法来讲,是益的雅的”。尤其对老年人而言,家务负担不多,不需操心工作,更应有种有益的嗜好相伴,所以祖父说过练习书法是老年人最好的一种嗜好。又说,如果爱好书法,就会每天有定时、有定所,全心全意地临摹,初觉甚难,继渐渐摸着路子,一步一步地入了古人门径,自然发生兴趣,欲罢不能。于是,身心有了寄托,胸中有一团喜气,而百体亦感到轻松。

  长年习字确实助他延寿。祖父曾说:“有人说,身体健康、寿命延长与写字有关,不无道理。以吾来说,素来柔弱多病,心烦意乱,自四十以后,日日晨间临写几个字,凝神端坐,如在古人面前恭恭敬敬地做功课。年积月累,就觉得病也少了……活到今朝,虽老态自然要暴露出来,然终算自身料理,无待于人。”这是祖父102岁时写的话,到了百十岁他还能扶着桌子缓步活动。所以他说:“细细体会,健康长寿全从写字得来,未免太过。但练习书法的确能强身延寿。因为,修养身心,精神愉快,又有规则地运动,写字恰好有这好处。”

  起居有节 生活规律

  回想起来,祖父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且丰富、充实。一是坚持早睡早起。一般晚上9点前上床,宁肯卧着闭目构思觅句,也不灯下熬夜,保证了随倦随眠,充分休息。早上遵照“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古训,养成了不睡懒觉的习惯。他认为清晨空气新鲜,早起有利于“吐故纳新”,有利于培育勤奋之志。临终之日乃严冬暴寒,早晨我发现他枕边有血迹,劝他在床静卧,但他坚持起床,可谓终生不渝。

  二是午后要有短眠。祖父认为人的精力有限,不能过于勉强。白天间隔过长,利用午后短眠,可使心力得到静养和休整,做到有张有弛。通常每天午睡一小时,四季如此。

  三是十分重视呼吸新鲜空气和接受阳光照射。虽处江南水乡,茂林修竹,还要时常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他把写字台置于南窗下,即使寒冬看书写字,也喜欢开一扇窗户。他有在庭院中、屋檐下晒太阳的习惯,觉得这是老年人取暖、灭菌、健身的好办法。还时常叮嘱晚辈把家中被褥拿到太阳光下晾晒。临终之日,气温零下,大雪未消,难得太阳露脸,他就敞开房门坐在藤椅上晒太阳,并与前来祝寿的亲友欢聚、合影。

  四是每天几件大事有节奏地运行:习字、赋诗、会客、读报、复信。上午早餐后是伏案挥毫,悬肘运笔几十分钟。10点以后开始有客来访,书画家、采访者、求字索诗者,祖父都不分老少,热情接待,谈笑风生,慷慨相赠。把会客当作广交朋友、开阔视野之机会,视为乐趣。午睡起来,邮递员已送来邮件,老人家开始看信读报。最多时订报11种,所以身居乡间斗室,却对国际风云、国家大事、各地风情均甚明了。最后几年就由我父亲代为念读。感于新的信息,祖父就会引发文思,吟诗赋联或口述复信。故有记者感叹:“苏老一日生活如此充实而有规律,淡泊而有意义,怎能不长寿呢?”  

    有病不惊 生死度外

  人生难免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能否正确对待,涉及一个人的知识、修养、意志和精神状况,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结果。

  祖父93岁高龄时不慎跌倒,昏迷两昼夜,右腿胯骨裂折。当时限于经济条件,没有住医院,在家卧床,全靠静养调理和服用中草药。全家人都很担心,他难免也有思想负担,但不悲不戚不消沉,坦然自若,躺在床上照样吟诗抒怀,真正做到“既来之,则安之”。

  在长达八九个月的卧床后,祖父的胯骨裂折竟然奇迹般地痊愈,并逐渐学步恢复行走了。他深有体会地说,人要长寿单靠肌体锻炼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境。在疾病和困难面前如果垂头丧气、郁郁寡欢、悲观失望,怎么能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与疾病作斗争呢!祖父年轻时身体并不结实,幼年因病一度休学,青年时又患过肺结核。但是他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敢于与疾病作斗争。

  (选自“世纪人生系列丛书”——《仁者寿,文化名人的长寿人生》。本文大标题为编者所加)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苏永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