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身体疲劳,乏力倦怠?都是脾胃惹的祸!1个方子,帮你搞定

2021-04-26 09:28 来源: 健康科普站

近年来,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高压的工作以及饮食不节等各种因素,现代社会,出现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随之增多。据调查显示,这些亚健康问题主要以疲劳,睡眠紊乱,躯体疼痛,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等最为常见。

其中,疲劳,越发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有资料表明,普通人群约有5%~20%的人有持续疲劳的现象,初级医疗中,疲劳是最普通的症状之一,有5%~20%的患者主诉为疲劳,另有5%~20%的患者将疲劳作为他们一个最主要的伴随症状。

通常来说,这些持续性疲劳,多为病理性的疲劳,若不及时调理,不仅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长此以往,甚至会引发各种器质性病变,正如俗话所说“积劳成疾”。

近期有朋友问到,经常感觉身体疲劳,倦怠乏力,休息后也得不到缓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应该如何有效摆脱疲劳?

持续性疲劳,可能是脾虚湿困!

疲劳,通常是很多人的主观上的感受,主要表现为感觉身体倦怠,乏力或者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又或者行为上或者脑力活动的下降。

这一病症在中医里常用倦怠、乏力、懈怠、困倦、神疲等术语进行描述,属于“虚劳”、“虚损”等范畴。临床上,持续性的疲劳,休息也未有缓解,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素问》曰:“四肢懈惰,此脾精之不行也。”《东恒十书·四肢不收》也有记载:“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认为脾虚为疲劳的重要病因。《脾胃论》亦言:“少气,不足以息,倦怠无力,默默不语,食不知味,动则烦扰。”认为气不足,则倦怠无力。正如清代医著《读医随笔·证治类》所说:“疲劳汗出,则气伤津耗,气不足以运血,津不足以载血矣”。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