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关尺:经方三部脉证纲要

2021-06-23 14:11 来源: 徐小丽LittleLily

而病势如何体现呢?

热盛可伤津耗气,热盛可内传心包,可下传阳明,可烁液成痰等,要据脉明其病势,截断扭转,先安未受邪之地,防其传变。

具备这四个要素,才算是个完整的诊断,但还未必是个正确诊断。因诊断正确与否,还要以临床实践来检验,主观与客观相符,取得了预期疗效,才能说这个诊断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

若越治越坏,主客观不符,虽然诊断是完整的,但未必是正确的。在明确诊断的这四个要素中,脉诊一般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1.定 性

关于疾病性质的判断,主要依据脉来判断,这在我国古代经典医籍中有很多记载。

例如,《伤寒论》140条:“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突出以脉为据。

《金匮》肺痿病篇:“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金匮》疟病篇:“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

类似的记载,在经典医籍及历代文献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据笔者50余年临床实践,对此有深切的体会,而且对脉诊也愈来愈倚重。

疾病的性质,无非是寒热虚实,都可以在脉象上得到反映。反过来,可根据脉象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

就一般规律而育,证实脉实,证虚脉虚,热则脉数,寒则脉迟,这就是对疾病性质的判断。

尤其对一些危重、复杂的病人,或症状很少,缺少足够辨证依据的病人,或症状特多,令人无从着手的病人,都要依据脉诊来判断。

2.定 位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