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杀菌法是怎么用到牛奶产业中去的

2021-07-05 14:18 来源: 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这种菌体多在营养丰富的液体内生长,啤酒简直就是乳酸杆菌繁殖生长的天堂,正是它们导致了啤酒变酸。乳酸菌不耐热,一般情况下,简单的煮沸就可以杀死它们,但这样一来啤酒也就被煮坏了。

为了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巴斯德把封闭的酒瓶置于铁丝篮子,泡在水里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试图杀死乳酸杆菌同时又不把啤酒煮坏。经过反复尝试终于找到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摄氏度的环境里,加热半小时,就可杀死酒里的大部分乳酸杆菌,这个温度也不会把啤酒煮坏。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挽救了法国的酿酒业,这种通过加热来消灭杂菌的方法也就被称为巴氏杀菌法。

应用于牛奶产业

19世纪以前,乳品的饮用还并未普及,绝大部分的牛奶都是自产自销。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饲养、挤奶过程中的卫生条件都比较差,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牛奶几个小时就会变质,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巴氏杀菌法的发明给牛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19世纪末,乳制品行业引进了巴氏杀菌法,将其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生产工序中。巴氏杀菌法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并且延长了保质期。牛奶正式脱离“自然物”的属性,成为一种可以大规模生产、运输的工业化商品。

巴氏杀菌法也逐渐成为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消毒方式,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牛奶、酒、醋、血清蛋白等液体类食品、药品的灭菌。

巴氏杀菌法的原理

巴氏杀菌法属于湿热杀菌法,即以沸水、蒸汽和蒸汽加压杀菌。

温度是影响细菌生长与失活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细菌繁殖的速度就越快,反之则越慢。但如果温度过高,细菌就会出现死亡的情况。不同种类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