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一切下肢疾病的要穴——环跳穴

2021-07-26 00:34 来源: 小米健身操广场舞

舌后部苔薄、舌质赤,脉弦滑,重按无力。

诊为赤痢愈后,气阴两伤,余热未清。治拟清热养阴,通阳利水法。

宜急则治其标,先取肝经行间,以泻热邪,缓其宗筋之急;继取环跳足少阳、足太阳之会,可转少阳之枢,以助太阳之开,通阳宜窍以利水。

针一次后,隔日复诊时,插有二十天的导尿管已撤,自能排尿,但仍不畅通。

按前方去行间,加肾经复溜,以养阴清热,共针治八次,下肢浮肿显消,小便通利,基本痊愈。

二、“颅压高”

周××,男,36岁。

某医院诊为“良性颅压高”,“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因颅压增高,行右颞肌下减压术,术区头皮凸起高度约3厘米,直径约6厘米,外观如拳大。静注甘露醇四个月,颅压不降。

视力模糊,只能见人影,认不清面貌,大便溏年余,尿少,苔白腻,脉濡缓。询问病史,以往好游泳,常下冷水。

诊为寒湿侵伤卫阳,湿不化,湿浊蒙闭清窍,故颅压增高;湿阻上窍,清阳不展,故目失明。治宜助阳化湿,升消降浊。

取胆经环跳穴,可调肝之经气以通前阴,又能振肾阳以助膀胱气化,有助阳化湿利水之功;更配肾之经穴复溜,经主喘咳寒热,治喘咳,亦即能降逆,治寒热亦能升散,故其功能既可升清又可降浊。

隔日复诊:尿量增多,其他证候无变化。

肝开窍于目,目得血则能视,今因湿浊上侵,颅压增高,脉络郁阻,血行必不畅,且在右侧腘窝发现静脉曲张。

因此,取委中(合穴兼血郄穴)以行血祛瘀,再配肝经之太冲(俞穴兼原穴)调肝气宣上窍,以升清阳,通下窍,以泄湿浊。

隔日三诊:右侧颞部因颅压高而凸出如拳大的头皮,见消一半,且大便溏转正常,脉象也稍见有力,但视力仍无变化。

为针风池(手足少阳、阳维之会穴),以宣阳散湿;配胆经光明穴(络穴,别走肝经),以疏肝明目。

隔二日四诊:右侧颞部凸出处基本消平。以后针药兼施,视力稍见好转。

三、水肿

赵××,男, 50岁。

患水肿三年,膝下内侧按之凹陷,伴有腿痛,小便少,大便有时偏稀,舌苔白稍腻,脉沉缓。

环跳为胆与膀胱两经之交会穴。取环跳能振肾阳,以健脾益肺而通利水道(针感要求通达小腹部及前阴);又配肾经之经穴复溜,经主喘咳寒热,既能治喘咳,又可调肺气之肃降,以利水道,肾之经脉络膀胱,故又能振肾阳以助膀胱之气化。

隔日复诊时,自诉针后,当天即排尿约4000毫升,治疗月余,水肿及腿痛基本痊愈。

点个在看,为健康点赞

来源:小米健身操广场舞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