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干细胞源外泌体在糖尿病创面中的机制及其应用

2021-11-15 09:20 来源:明珠号 平安喜乐

摘要:

文题释义:

外泌体:一种细胞外囊泡,直径在30-200nm之间,其内含有DNA、mRNA、miRNA、蛋白质、脂质等。当多泡小体与质膜融合时,可通过胞外分泌进入细胞外腔,穿过细胞或组织到达不同位置发挥作用。

糖尿病性难愈创面: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体内高糖环境和多种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创面形成,大多难以治愈,以糖尿病足为代表,多数患者面临着截肢风险,其主要机制有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相关学说、炎性浸润、血管生成障碍、外周神经功能障碍等。

背景:外泌体是成体干细胞旁分泌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为干细胞“非细胞”治疗提供了基础,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通过不同机制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目的:总结干细胞源外泌体在治疗糖尿病创面中的主要机制及其应用途径。

方法: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WebofScience数据库、FMRS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等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中文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20年9月发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temcells,exosomes,woundhealing,cellproliferation,neovascularization,inflammation,extracellularmatrix,therapeuticuse”,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外泌体,伤口愈合,细胞增殖,血管新生,炎症,细胞外基质,治疗应用”。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6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总结了干细胞源外泌体通过调节炎症、促进血管新生、再上皮化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方面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②列举了干细胞源外泌体在糖尿病创面中的应用途径;③干细胞源外泌体能避免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创面的免疫性反应,并且其对糖尿病创面的调控范围更广、效果更优;④目前干细胞源外泌体在糖尿病创面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干细胞源外泌体分离纯度低、分离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到达目的区域的途径以及损耗率、扩散效率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关键词:干细胞,外泌体,糖尿病创面,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创面愈合,组织工程,综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