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警惕高温杀手—中暑
本文转自:光明网
炎炎夏日,
警惕高温杀手
—中暑

每年夏天,高温都是严重的危害因素之一。今年,高温天气更是是一浪高过一浪,温度之高和持续时间之长频频刷新记录,涉及的地区也越来越多,高温红色预警更是成为热搜刷屏。“热死人”亦不再是高温难耐的形容词,而是真实事件的描述,热射病已成近期大众关注的热点。但热射病不等于中暑,它只是重症中暑所致的疾病之一,在热射病发生之前有些症状和体征需高度警惕,处理得当可避免病情进展,挽救病人的生命。
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头疼、四肢无力、口渴、多汗、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0℃),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此时应及时将患者运送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中暑
中暑按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
1
热痉挛
主要因高温引起大量出汗,水分和盐分丢失引起的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表现为全身肌肉痉挛及剧烈疼痛,以腓肠肌最为明显,痉挛一般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轻者不影响工作,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数正常。
2
热衰竭
主要因高温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而致,起病迅速。表现为头晕、头疼、心慌、多汗、口渴、恶心、呕吐,随后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晕厥、血压短暂下降,体温多不升高。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热衰竭的比例较高。
3
热射病
多数患者起病急,少数有前驱期,表现为无力、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和多尿。典型症状为急骤高热、体温常在40℃以上,皮肤干燥、灼热而无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如体温超过41℃且持续时间较长,可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预后较差。

出现重症中暑时,应立即送入医院,治疗原则是降低体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热痉挛患者口服含盐饮料即可,必要时可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液。热衰竭患者,首先在阴凉处平躺,补充水盐后一般可恢复,有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可有助于恢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会 演员李心艾暴瘦110斤!近照瘦出锥子脸,肩膀突出全身无一点赘肉
-
人 预防脂肪肝,这种运动最有效
-
儿 这种“鲜奶”喝不得!容易感染细菌不说,严重的还会影响发育
-
人 祛湿最厉害的不是薏米,而是这“水中人参”!每天一把,排湿气、补肾气,脾胃强
-
海 健身教练每天逼90岁母亲做运动:早晚走3公里 还要踢拳做操
-
人 1.9亿公斤!河南沁阳市小麦去年晚播今年收获更高产
-
新 止住“奇痒”,你终于可以定个小目标
-
人 安徽太湖:患者亟需救治 医护挽臂献血
-
腾 吃叶黄素对眼睛好?确实有点用,但别期望太高
-
小 芋兰片的做法步骤
-
会 萧亚轩被狗咬后素颜晒疤!下巴布满增生伤痕,细胞坏死挖鼻孔都痛
-
人 为什么不能“日啖荔枝三百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