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治肺癌多了“红袖刀”

2022-10-01 14:17 来源: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董真

9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呼吸介入中心孙加源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经支气管早期周围型肺癌冷冻消融术”,一位80岁的早期肺癌患者肿瘤被“消融”,而且术后半小时就可自行下床。

除了医生团队,这场手术的“功臣”还包括全球首款经支气管周围型肺癌冷冻消融产品——一次性柔性冷冻消融针(商品名:红袖刀®)。这个由上海导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导向医疗”)、孙加源医生团队以及上海理工大学科研院院长刘宝林教授团队联合研发的创新产品,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点燃了生命之光。

首例经支气管早期周围型肺癌冷冻消融术成功后,医生与研发人员合影

医生“抛出”需求,校企“接单”临床难题

传统的肺癌冷冻消融术通常采用经胸壁穿刺的硬针,穿刺稍有不慎即会损伤正常肺组织、胸膜、叶间裂、气管、血管等,极易导致气胸、出血、针道种植等并发症。此外,经胸壁穿刺可能会受到血管、肩胛骨和肋骨等结构的阻碍而无法到达病灶。

如今,一根小小针头在柔性导管的推动下,可从患者的支气管毫无损伤和阻碍地进入肺外周,精准置入早期癌变的病灶中心,经过3个“7分钟冷冻+3分钟复温”的冻融循环后,“冰球”完美覆盖病灶,肿瘤完全被“冻”死……这一切都源于医生提出的一个临床需求。

2015年,上海胸科医院呼吸介入中心孙加源医生受邀拜访导向医疗,深入了解这家在低温冷冻领域崭露头角的企业后,主动提出了一直萦绕心头的想法——开发经支气管冷冻消融针。“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实践中,经支气管治疗肺癌已经有‘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报道,但经支气管无创开展‘冷冻消融’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处于空白。”孙加源说,这一研发,需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当时刚入职导向医疗不久、同时在攻读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杨迟,在医生、企业领导和导师刘宝林支持下,接下了这个课题。

一次性柔性冷冻消融针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