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来华:我就认准了科学种地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从干物流转行办家庭农场、开农机合作社,如今当选齐鲁乡村之星
宋来华:我就认准了科学种地

宋来华讲述自己的种地故事。早春时节,阳光送暖,宋来华刚从地里回来,泥土满袖。
“他可是咱们省2022年度的齐鲁乡村之星!”平阴县孝直镇孝直村党委书记张文波介绍,宋来华是一位种粮大户,曾获“最美新型职业农民”称号,还被济南市人社局评为农民工程师。
记者查询省政府办公厅2022年12月发布的年度齐鲁乡村之星名单,宋来华的名字赫然在列。
不过,今年已经51岁的宋来华,曾经有很多年是在跑运输、干物流。“没白没黑地干,挺不容易的。”宋来华说,2014年他决定回村种地。
说起原因,多少有点出乎意料。常年在外跑车的宋来华,有着收看央视新闻的习惯,每年关于中央一号文件的新闻更是不会错过。“当时看新闻就有种感觉,国家对种地农民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他说,“我就看准了种地这个方向了。”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时隔9年,宋来华对此仍印象深刻,这也成为他成立昊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金土地家庭农场的源起。后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种业振兴等提法,也让宋来华深受启发。
不出所料,田地里种出了金元宝!在宋来华看来,这中间的秘诀还在于:一靠科技,二靠自己干,不当甩手掌柜。
“安装杀虫灯,地里基本不用打药;使用无人机,极大提高作业效率。”说到科学种田,宋来华如数家珍,“草地贪夜蛾是近年来严重影响玉米收成的害虫,用上专门针对它的诱捕器,效果特别好!”
如今,宋来华承包了550亩地,主要用来繁育小麦种、种植玉米。“每年纯收入20多万元不成问题。”这位朴实的汉子不善言辞,话却说得实在,“不管我挣多挣少,咱致富了,就该多想着点别人。”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也是从这一年起,宋来华年年帮村里的10户困难家庭免费收割小麦。最近几年,借助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两个平台,他为乡亲们提供托管服务,耕种、收割、田间管理面面俱到。
“可能有的村民不认识老宋这张脸,但大家都熟悉宋来华这个名。”村干部王长兴表示,因为托管服务非常到位,乡亲们对宋来华认可度非常高。
干得越好,贡献越大,新型职业农民有担当。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以来,孝直镇年年召开表彰会,宋来华连年获得社会贡献奖。“绝对是给村里做了贡献了!”王长兴频频点头,“平时村里组织活动,他都会积极捐款。今年春节前的文艺汇演,老宋又捐助了1000元。”
宋来华注意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他说,“我现在是预备党员,更要起到带头作用,帮助更多乡亲一起致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时 无法预防新冠!默沙东、辉瑞均宣告研究失败,国产特效药扎堆抢占700亿市场
-
小 天天吃降压药,会对肾、肝造成损伤吗?一文揭晓答案
-
F 细数那些曾经让人颠覆三观的“控制饮食”大法
-
健 不同人群如何提升免疫力?这份长期稳定免疫力指南请收好!
-
健 医改最大受益人被忽悠上街反对?其实改革后老年人更受益!
-
人 中医:紧扣“寒湿”治新冠(抗疫进行时·中医篇)
-
央 酒精对它无效!这种病毒进入高发期,中疾控最新提醒
-
每 坡利群众:“签约种粮”,增收致富有希望
-
人 新冠病毒抗体IgG阳性率近96%,专家:不建议过度检测
-
小 如何界定癌症的早、中、晚期?有什么症状?一文科普下
-
生 特殊的干细胞移植,成功“治愈”一位艾滋病患者,世界第五位“治愈者”出现
-
搜 中医|北京脾胃科教授赵晨主任介绍“脾胃虚寒的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