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江油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丰富农村经济业态,形成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青莲镇、大康镇、新安镇等6个乡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并形成一定规模。丰富的农村经济业态不仅吸引了游客,也让当地群众通过发展餐饮、民宿等产业增收致富。
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 汇聚农业发展新力量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职业农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武都镇阳亭坝村的杨维明和妻子郑明利就是职业新农人的代表。随着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越来越好,2014年底,在外打拼的杨维明夫妻回到家乡,接手父母的70亩香葱种植产业基地,建立明利家庭农场,开启了创业之路。
杨维明通过参加培训和考察,转变发展思路,秉承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理念,以绿色生态健康发展为核心,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走出了一条现代家庭农场发展之路。通过水旱轮作,改种有稳定市场需求、好管理的粮食作物,并进行不同季节的轮作,有力地推动了农场良性循环发展。
近几年,明利家庭农场通过季节性务工,吸纳周边180余户家庭和300余人到农场务工,务工增收90余万元。同时,农场通过技术扶持和装备支撑,带动绵阳地区马铃薯种植大户20户,面积达5000多亩,创收近千万元。
从外出求学走出农村到返乡创业扎根农村,从单一香葱种植到马铃薯、水稻、小麦、油菜、蔬菜轮作,从传统粗放型经营到依靠技术装备集约式发展,8年间,明利家庭农场实现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蜕变,并被评为四川省示范家庭农场。
如今,江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职业农民已达到2663人,他们活跃在农村各个新型经济组织中,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力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目前,江油已拥有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28家、市级示范社1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5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省级示范组织3家,高素质职业农民已达2663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跃在生产经营一线,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