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

水稻机械化插秧培训

明利家庭农场机收土豆
连日来,在江油市永胜镇高标准农田里,“铁牛”轰鸣、犁铧飞舞,翻土、开沟、起垄……看着眼前忙碌的场景,江油市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开莲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在江油,像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2724家,其中,1883个家庭农场、32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9个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宛若春日的繁花盛开在江彰大地。
近年来,在江油的大力培育和扶持下,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长壮大,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 王凤丽 雷蓉 文/图
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 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
目前,尽管是春耕备耕的忙碌时期,但张开莲却忙而不乱,他拿着台账,有条不紊地安排农机。“以前耕地要全村人都来帮忙,现在一台大型旋耕机1个多小时就耕完了,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永胜镇属浅丘地区,田块小而不规则,粮油生产分散。作为农业大镇,不能实施机械化生产,这让张开莲陷入了深思。经过走访、调研,张开莲决定成立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家乡农机化发展。2012年,江油市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经过多年发展,维农农机现有成员162人,各类农机具122台套,涵盖水稻、小麦、油菜三大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全部机型。张开莲也因此成为江油市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与推广的带头人。
依托合作社资源,张开莲整合种业、农资、加工等涉农主体12家,组建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将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融入机械化生产中,实现由单纯作业到涉及制种、生产、加工、仓储、农资供应、技术咨询等综合服务的全方位升级。目前,服务中心年服务面积达12万亩,实现年制种500亩、粮油加工15000吨、农资供应3000余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