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心衰患者重获“心”生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感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难治性心衰患者重获“心”生

记者 焦守广
通讯员 赵梅 关天星
“感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4月12日,是李先生做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后出院的日子,作为一名难治性心衰患者,这也是他重获新生的一天。
当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济南市中心医院获悉,该院再增两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这也是“泉心+启航“人工心脏公益救助项目以来,获益的第三、四位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患者。
心力衰竭,心脏增大了4倍
1月31日,68岁的李先生因为胸部疼痛、呕吐,紧急送往一家大医院,后转诊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国家级胸痛中心,确诊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心源性休克、二尖瓣关闭不全”。
2月27日,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主任张锋泉为李先生实施“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这是济南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的第4例“人工心脏手术”。
来自淄博市的吕先生于2月27日急诊送入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胸痛中心,当时的诊断是“心力衰竭”。
吕先生今年55岁,3个多月前出现发作性胸闷,平卧时加重。2008年曾发现阵发性房颤,于2014年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同样是在2014年,吕先生在当地医院植入冠脉支架1枚。
“病史很复杂,病情很严重。”李海杰副主任医师介绍,“论心脏的体积大小,这位患者的心脏是正常人的4倍,医学称谓叫‘扩张型心肌病’,简称扩心病,这是由本身的心肌病变形成的。患者和家人在此之前知道自己的心脏有问题,但没有充分认识到病情复杂、严重到这样的程度。”
4月3日,张锋泉团队为吕先生实施“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手术过程顺利。
人工心脏植入时机要提前
其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工心脏植入,就是左心室辅助系统植入手术,这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选的一种生存之路,“另一种办法是心脏移植,但是往往很多患者的病情难以等到心脏移植,就可以选择人工心脏植入,目前两者5年的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
张锋泉说,相比之下,人工心脏植入后不需服用抗排斥药物,维护费用一年大约三至五千元。而且,人工心脏植入几年之后,如果患者心脏功能得以恢复,这个辅助装置还可以取出。但前提是,患者选择人工心脏植入的时机一定要尽可能地提前,也就是说让心脏还没有衰竭到极限的时候,就让人工心脏来替代。
据了解,济南市中心医院的第4例、第5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患者李先生、吕先生,分别是济南市红十字会2022年底启动“泉心+启航“人工心脏公益救助项目以来,获益的第三、四位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患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