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关注血友病 呵护“玻璃人”

2023-04-19 02:37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我不想当玻璃人,要是我也能像正常小伙伴一样奔跑,踢足球,那该多好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格外脆弱,不能摔、不能碰、处处要留心,哪怕是轻微的受伤也会血流不止,有可能落下终身残疾,甚至致命。他们就是血友病患者,也被称为“玻璃人”。

4月17日是第35个“世界血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定为“人人可及:预防出血”。专家表示,坚持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血友病防治的最佳途径。

血友病由女性携带传递,男性传递发病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根据缺乏的凝血因子种类不同,血友病主要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类,分别为凝血因子Ⅷ和凝血因子Ⅸ缺乏所致。临床上血友病A最常见,占比约80%~85%。根据体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临床上又将血友病分为轻型(因子活性>5%~40%)、中型(因子活性1%~5%)和重型(因子活性<1%)。血友病患者的出血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与其凝血因子活性水平相关。”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主治医师陈相言介绍,血友病是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遗传规律是女性传递、男性发病或男性传递、女性携带。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就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即为血友病患者;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另一条没有突变,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即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人的血液中包含10余种凝血因子,发生出血时,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最终实现凝血功能。而血友病患者少了一种凝血因子,凝血功能受阻,所以很难止住出血。”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刘嵘介绍,血友病患者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特点为关节或肌肉软组织出血,常在1岁左右学步时出现,导致相应部位的疼痛、肿胀,若未及时治疗,则会反复出血从而导致相应关节损伤、畸形、假瘤形成等后遗症,致命性出血如脑出血相对少见,但是致死率高。所以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应警惕血友病的可能。特别是家中已知有血友病遗传基因的男孩家长,更应该警惕血友病的可能性,如果发现异常请尽快到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予以确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