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中药材种植应对干旱 天气指导意见

2023-05-09 09:43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丽江日报

中药材种植应对干旱 天气指导意见

作者:通讯员 李云娟

近日,我市发布了干旱橙色预警,其中,宁蒗县、古城区、永胜县、玉龙县大部、华坪县中西部为特重度气象干旱。干旱地区均有中药材种植,为科学应对高温干旱天气,确保中药材安全生产,经丽江市农科所中药材团队了解干旱情况后,提出以下应对高温干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高温干旱天气对不同中药材的影响

(一)直接影响植株生长。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易导致药材出苗率降低,如秦艽、云木香等药用部分为地下根茎类药材,会因缺水导致地上部分营养生长减缓或停止,根系早衰,导致减产,严重的会出现干枯、死苗等现象;红花等花果类中药材易落花落果;黄精、重楼、天冬等喜荫药材叶片灼伤受损,根茎膨大受阻;百合、白术等根系不发达的一、二年生草本药材,地上部营养生长减缓或停止,根系早衰,地上分枝减少和地下根茎干死。

(二)引起病虫害暴发。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日灼病、叶斑类等病害发生最严重。蚜虫、蓟马、根结线虫等容易暴发,以致植株生长不良,出现变黄、落叶甚至死亡。

二、干旱了我们该怎么办

(一)及时灌水抗旱

玉龙县部分中药材种植区域多为水源不足且灌溉系统不完善的山地、坡地,可架设竹管、塑料管等方式从山间溪流、河道引水灌溉。对缺水严重的基地,可采用环卫晒水车运水等方式临时紧急抗旱。有条件的可配备喷滴管设施与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宜在清晨、傍晚采用喷灌或地面沟灌等方式及时灌溉补水,即灌即排,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花类与果实种子类药材在灌溉时,可适当补充肥料。灌溉后进行覆盖,提高保墒效果。切忌中午高温时大水漫灌,中午高温漫灌会导致药材大面积根腐病而死苗。

(二)及时遮阳覆盖

遮阳覆盖,防晒保墒。重楼、黄精、白芨、天冬等喜荫中药材,应及时覆盖遮阳网遮蔽强光、降温和保湿,为其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不同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搭架棚式覆盖进行降温保墒。

地面覆盖,减蒸保墒。花果类、根茎类等植株间距较大的中药材,如黄精、百合、白芨等中药材,要加强畦面覆盖秸秆、稻草、防草布等防水保水覆盖措施,覆盖厚度5厘米—7厘米,减少太阳直射,降低根际生长温度,降低蒸腾作用。

(三)及时清理田间杂草

杂草的生长会和药材争夺水分养分,保持田间墒情,可减少杂草生长和水分蒸发。同时高温天气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除草锄地也可以将土壤散开,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提升根部活力,提高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四)合理施肥促生长

高温干旱时,可结合灌溉进行追肥。追肥以“勤施薄施、少吃多餐”为原则,施肥浓度不宜太高。根据中药材品种特性和生长情况,可选择喷施叶面肥,减轻高温干旱的危害。或结合灌溉浇施低浓度水溶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强植株抗高温和抗旱能力。高温干旱缓解后,视田间药材长势,及时加施含氮叶面肥或复合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保产增效。对于根茎类药材,切忌长时间干旱后大肥大水,否则易导致裂根。

(五)做好病虫害绿色防控

及时清理落叶及枯枝,合理使用微生物菌剂进行防治,化学农药要选择广谱低毒、高效的内吸性农药,高温天气宜选择8点前、17点后施药防治,避免因高温造成农药灼伤植株。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杀虫灯、昆虫性诱剂、色板等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使用量。施用农药时,应做好防护,防止中暑及农药中毒。 作者:通讯员 李云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