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友推崇的空气炸锅,做出来的食物会致癌?一文解答
要问当前最火爆的厨房神器,莫过于空气炸锅。
所谓的空气炸锅,顾名思义,它可以利用空气来代替热油,完成“油炸”食物的工作。它不仅使用起来简单,烹调出来的食物也美味可口。
因此,在空气炸锅的助力下,新手小白的厨艺也能很快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一些人甚至还将空气炸锅称之为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空气炸锅,为何不用加油也能炸食?
虽说叫空气炸锅,并不是通过油炸,而是通过发热元件来加热食物,并且由内置风扇来带动空气循环。
在炸锅环境中,食物在200℃左右的高速热风,循环气流就能将食物表面烘的香脆但中心不会变干,从而达到外酥里嫩的口感。
因此对比以往的油炸,空气炸锅的做出来食物减少油脂的摄入,相对而言健康一些。

通过空气炸锅的食物,会有致癌?
据研究发现,空气炸锅加工的食物里面含有一种叫做丙烯酰胺的物质,它被国家列为2A致癌物。
人们经常大量摄入这种丙烯酰胺就有可能导致身体的细胞发生恶变,从而引起恶性肿瘤。但要知道,丙烯酰胺可并非是空气炸锅持有的产物,而是“美拉德反应”的结果。
什么是美拉德反应?
需要明确的一点,不是只有空气炸锅会产生丙烯酰胺,无论用什么方式,煎、炸、烤等方式,只要温度超过120℃,就会产生丙烯酰胺。
而食物中的碳水和蛋白质在140℃~170℃时发生的复杂的非酶褐变反应,从而让食物达到“微焦”的效果,进而引发诱人的色泽和味道,这就是美拉德反应。

丙烯酰胺即便是致癌物,同样也存在争议
通过动物实验反应,在超高剂量摄入丙烯酰胺会有致癌效果,但人类研究尚未有统一的结论。
正因如此,世界组织也难以对丙烯酰胺设立安全标准-----“不知道能不能致癌,到什么浓度水平才能致癌”。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丙烯酰胺平均摄入水平是每人每天20—30微克,而我国居民的丙烯酰胺摄入量约为18微克(以标准60公斤体重计),这个剂量属于“安全范围”。
大多数食物里面都含有微量的丙烯酰胺,只要人们的摄入量没有超量,一般不会引起癌症。
而对比传统油炸,是用空气炸锅炸出来的食品,由于温度控制比较准确,烹饪时受热均匀,减少受热时间,丙烯酰胺的含量也相对要低一些。
因此,对比油炸而言,空气炸锅还是相对那么健康一些。

空气炸锅的加工食品虽说相对健康,但吃的时候也需注意这些
1、控制好食用量
油炸食品香香脆脆的确实很美味,很多人都喜欢吃,一吃就停不下来,会导致很多人的身体发胖,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生率增加。
2、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吃
吃油炸食物的时候,大家可以搭配着绿叶蔬菜、水果一起食用。
绿叶蔬菜、水果有着较多的叶绿素、纤维素以及抗氧化物质,吃了之后可以减少油脂的吸收,加速代谢。
3、控制油温和时间
无论使用空气炸锅还是直接油炸食物,还要控制好油温,不要等到热油冒烟的时候才放食物下锅。
油温越高,产生的有害物质越多,要将油温控制在160-180℃,还要注意控制好油炸的时间,一般在食物的表面金黄时,就可以起锅。
实际上,空气炸锅相对健康,但咱们也不能经常过度食用。
对比空气炸锅,通过蒸、煮等方式来烹饪食材,既可以保存食物本身的营养与味道,同时吃进去还会让身体更为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