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为骨损伤患者带来福音

2023-05-27 09:35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年报

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为骨损伤患者带来福音

华理团队创制载生长因子高活性骨修复体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骨是人体重要的组织,近年来,因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骨损伤患者数量巨大,而且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缺乏有效的骨修复产品,大量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致残率高,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最新公布的上海市科技奖励项目名单中,以华东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载生长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创制及临床应用”项目喜获技术发明特等奖,护航人民的生命健康。

记者了解到,瞄准骨修复的临床难题,由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领衔的这一项目组潜心于高活性骨修复材料的研制,从2000年开始历经20余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通过创新多项关键技术,最终获得优异的临床效果。

据刘昌胜院士介绍,该项研究打破了国外在高端骨修复材料上的技术垄断,针对国外技术路线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创新生物制造方法,设计了原核表达系统,发明了高活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规模化生物制造新方法,制备出高纯度、高活性的rhBMP-2,并实现量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骨诱导活性达到国外产品最好水平,填补了规模化生物制造骨生长因子的技术空白。

为更好地发挥活性因子的效果,该项目研究模拟人体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国际首创出高活性rhBMP-2/类骨磷灰石多级结构骨修复体及其制备技术。该项技术生物相容性好,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批国内第一张此类产品注册证,产品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五分之一左右,显著提升了我国骨修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这一骨修复产品植入人体后,通过快速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潜能,诱导植入区周围未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参与骨的生长发育及其重建过程,随着材料的降解,就能形成新生的骨组织。”刘昌胜院士说道。

记者获悉,该项目组研发的相关产品目前已在全国800余家医院累计使用超过30万例。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骨是人体重要的组织,近年来,因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骨损伤患者数量巨大,而且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缺乏有效的骨修复产品,大量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致残率高,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最新公布的上海市科技奖励项目名单中,以华东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载生长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创制及临床应用”项目喜获技术发明特等奖,护航人民的生命健康。

记者了解到,瞄准骨修复的临床难题,由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领衔的这一项目组潜心于高活性骨修复材料的研制,从2000年开始历经20余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通过创新多项关键技术,最终获得优异的临床效果。

据刘昌胜院士介绍,该项研究打破了国外在高端骨修复材料上的技术垄断,针对国外技术路线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创新生物制造方法,设计了原核表达系统,发明了高活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规模化生物制造新方法,制备出高纯度、高活性的rhBMP-2,并实现量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骨诱导活性达到国外产品最好水平,填补了规模化生物制造骨生长因子的技术空白。

为更好地发挥活性因子的效果,该项目研究模拟人体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国际首创出高活性rhBMP-2/类骨磷灰石多级结构骨修复体及其制备技术。该项技术生物相容性好,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批国内第一张此类产品注册证,产品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五分之一左右,显著提升了我国骨修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这一骨修复产品植入人体后,通过快速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潜能,诱导植入区周围未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参与骨的生长发育及其重建过程,随着材料的降解,就能形成新生的骨组织。”刘昌胜院士说道。

记者获悉,该项目组研发的相关产品目前已在全国800余家医院累计使用超过30万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