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桓台:特色产业合作社蹚出农民致富新路径
本文转自:人民网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主动适应农村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变革,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根本举措,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经济优势、群众能动性深度结合,蹚出了一条强村与富民的共赢之路。
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沈家村有效盘活土地资源,依托特色芦笋种植,促进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增收。
“我们根据党委政府号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到多地进行考察,选择了芦笋这个项目。”据果里镇沈家村党支部书记沈允山介绍,沈家村共种植芦笋300亩,进入丰产季节后,每天可产笋1万多斤。目前芦笋是市场比较稀缺的蔬菜,平均每公斤8至18元。
“芦笋一般亩产1700公斤,高产2000公斤,扣除人工等成本,每亩收入很乐观,效益高于普通的经济作物。”沈允山说道。
芦笋获丰收,销路也不愁。据了解,芦笋可以深加工成多种产品,比如芦笋茶、芦笋饮料、芦笋面条、芦笋罐头、芦笋奶茶等,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所以芦笋的销路也很多。依托合作社,沈家村目前已经与下游深加工企业签订订单,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我们坚持党支部领办创办、让利于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以盈利为目的,最大限度让群众受益。”淄博市桓台县委“两新”组织工委书记徐海龙说道。在合作形式上,由党支部牵头,村集体以土地资产入股,村民以土地或劳动入股,按股分红。在经营方式上,党支部全面领导合作社工作,支部书记依法兼任理事长,吸收“两委”干部、社员代表选举产生的种植能手经营管理。在运转机制上,探索设立镇级综合服务平台,负责统购、统管、统销。在分配模式上,普遍实行两次分配:第一次是保底分配,根据农户入股数量,分为两季兑付分红;第二次是根据全年获得利润分红,一般将盈余部分的50%归群众,35%支付经营管理者报酬,15%作为集体收入。截至目前,桓台县309个村中,已有271个村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建市级党组织领办示范社9家,县级党组织领办示范社25家,全县100%的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
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农民盼富致富愿望有机结合,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走组织化的市场化道路,优势叠加互补,形成聚合裂变效应,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索镇街道永安桥村通过集中流转土地1100亩,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构建粮食种植、仓储、加工完整产业链条,把一方方小地块融入农业全产业链条。2022年初夏收获首季夏粮,毛收入120万元,全年集体纯收入超过60万元。(罗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