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山东鱼台:人居环境整治新办法不断

2023-06-02 17:22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缪学振 谢劼

支部和巷长村民三级大比武、“大妈”们走街串巷督导人居环境、破败庭院变成小花园……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路径,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加快补齐人居环境短板,让“美丽鱼台”焕发夺目光彩。

三级大比武比出实效

每月月底,鱼台县各镇街都会举办一次观摩交流大会,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实地观摩各村人居环境工作,并现场述职发言,观摩后集中点评,对暴露的问题坚决整改,对能够推广的经验做法共同学习进步。

在老砦镇观摩现场,中心村支部书记袁瑞金正在述职:“上个月观摩后,我们迅速查缺补漏,现已将发现的死角4处做了集中清理。”观摩让各行政村看到不足、找到差距,大大提高了人居环境整治效率。据了解,观摩还实行打分制,分数将与奖补资金挂钩。截至目前,全县已兑现奖补资金达34.2万元。

不仅支部要比武,群众也要比。为激励群众广泛参与,鱼台县专门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奖励积分制工作方案。按照方案精神,凡是积极整治改善和维护人居环境的群众均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积分奖励的依据便来自巷长、群众大比武。

积分并非纸面数字,而是让参与人居环境的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营造出人人参与、个个竞优的良好氛围。家住唐马镇宗庄村的五星级美丽庭院示范户高成凡十分注重环境卫生,家里家外收拾得利索干净,“自从能用积分换生活用品,我都很少买牙膏牙刷了。收拾好自家卫生还能得积分,这可真是一举两得。”高成凡高兴地说。

日常监督有“大妈”

“大妹,门口的东西收拾了,堆在这不利于通行还影响美观。”“好的大姐,我这就收回去。”这是王庙镇马庄村“大妈”督导队正在督促检查人居环境,督导队不是别人,正是来自身边的热心大妈,她们充分发挥走村入户人头熟、敢说话的优势,在村内逐户督导房前屋后、庭院屋内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以往,人居环境整治难就难在保持,现在通过‘大妈’督导队,群众之间相互督促,大家的自觉性自然而然提高了,表现良好的‘大妈’,优先推荐为三八红旗手、‘好媳妇、好婆婆’等,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王庙镇党委副书记陈长伟说。

鱼台县将王庙镇的经验做了梳理,并全县推广。下一步,将入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各位“大妈”培训和讲解各项工作标准,以便在督导过程中做到心中有秤,真正能发现问题并指导群众提升人居环境。

“旮旯经济”——荒芜庭院换新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些群众定居城市,返乡的次数少,老宅和庭院年久失管,破败荒芜,非常影响人居环境提升。鱼台县创新性提出“旮旯经济”概念,从用好每一处犄角旮旯出发,发挥其相应的价值。

在鱼城镇中东南村,经村委会统一规划,3处荒芜庭院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改造成小花园、小菜园和停车场,赏花、种菜、停车,十分受周边群众欢迎。每清理一处荒芜庭院,县财政还将奖补农户1000元,群众举手欢迎,减少了工作推进难度,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荒芜庭院得到治理,街边不起眼的未硬化“方块地”也在“旮旯”经济范围内。清河镇巩庄村有着种植和编制杞柳的传统,群众自发用杞柳编制成栅栏,将门前的“方块地”围住,种植上低矮蔬菜或花卉,巩庄村党支部书记巩敦朋告诉大家:“就地取材把杞柳编成围栏,将门前空地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实用而且美观,一举多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