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诊早治 减少房颤并发症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中国房颤日·关注房颤 预防卒中
早诊早治 减少房颤并发症
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专家教您远离房颤 周法光正在为患者诊治。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刘云芳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专家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诊早治有助于减少房颤导致的并发症。有房颤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找专业医生检测评估,发现异常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
早期阵发性房颤
容易漏诊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它因素影响,房颤发病率逐年上升。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2000万人罹患房颤,75岁以上人群约10%患有房颤。
厦心心内科周法光副主任医师介绍,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形成血栓,血栓进入脑血管导致中风。有研究表明,10%-25%的缺血性脑卒中由房颤引起。对于房颤所致的卒中,仅治疗卒中是不够的,需要心脑联合治疗,从根本上杜绝血栓形成。
早诊早治有助于减少房颤引起的卒中,然而,现状不容乐观。心电图异常是诊断房颤的一个重要指标。早期房颤多为阵发性,患者感到心悸,去医院检查时,心悸不适往往已消失,即使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电图结果仍正常,容易造成漏诊。
不过,这几年,随着可配戴式健康监测设备兴起,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得以早期确诊。比如有些运动手表可监测脉搏波,房颤发作时可实时记录心电图并储存。“患者把手表记录的异常心电图发给医生,为诊断房颤提供了重要依据。这类患者以喜爱运动的中青年人群为主。”周法光提醒,如果感觉心慌、气短、头晕,要趁着症状发作时尽快去医院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上 抗癌药物严重短缺,美国“低头”:允许进口齐鲁制药一款化疗注射液
-
小 山东人的身高全国最高?除了遗传基因,也与3点饮食习惯相关
-
财 XBB占比超90%,“二阳”疫情还将持续
-
小 吃鸡肉时,也要避开这四个误区,当心伤身!
-
财 3.2亿元反垄断罚单,能解多少“短缺药”的燃眉之急?
-
小 女性喝咖啡,究竟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了解下
-
澎 女性体内塑化剂含量是男性的近6倍,背后有何原因?
-
小 吃红枣等于吃“毒药”,红枣到底能不能吃?吃法很重要
-
八 新冠感染高峰又至,但人群感染率未知,每过半年就要感染一次吗?
-
小 红薯可消灭98.7%的癌细胞,是真的还是假的?一文了解下
-
深 救命啊!怎么才能让蚊子去咬别人?
-
小 补钙的最佳方式不只是牛奶,还有这3种便宜又高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