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河村逆袭记
26岁的水河村党支部书记冯光禄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铮 王春鹏 摄
编者按:关注群众“急难愁盼”,聚焦新举措新亮点。为发挥媒体平台密切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即日起,新黄河·济南时报将开展全媒体记者深度调研报道,推出“来自一线的报告”大型全媒体专题,聚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担当和作为,凝聚大兴调查研究的共识力量。
伴着清晨一缕阳光,年过六旬的冯启福走出家门,不到10分钟工夫便来到“工作单位”。他没想到,背井离乡务工多年后,竟然还能有在家门口“上班”的这么一天。
章丘区文祖街道水河村,是冯启福的家乡,一个常住人口仅60余人的小村落。这个曾经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的村庄,通过“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体验项目,带火了产业,带旺了人气,吸引40余名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到家乡。
心气足“家门口干活心情舒畅比以前强多了”
水河村占地667亩,别看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人气可不缺。刚刚进村,记者便看到位于村委旁的研学基地内人头攒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小学生们在研学基地内东瞧瞧,西看看,兴趣十足。这样的景象,几乎每天都在村内上演。
看着活泼可爱的孩子排着队走在村内,冯启福干起活来也心情舒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搞搞绿化,打扫一下卫生。离家近,能挣钱,还不累,这份看似普通的工作,让他满足感十足。
“以前村里发展不行,只能出去打工,活儿不好找,一年也就干七八个月。”冯启福边忙活手头工作边给记者介绍,这几年村里变化大,产业多了,回来有活儿干,每年2万多块钱收入,和出去打工差不多,这不比以前外出打工强多了。
如果说冯启福是回村“打工”,那徐家鑫就是村内的“创业者”。“想买点什么,看看吧。”记者走进路边的水河门市部,年近八旬的徐家鑫坐在椅子上,热情地招呼着。2022年下半年,他看到有不少游客过来游玩,便在家门口开起了小卖部。“我年纪大了,体力活儿干不动,村里给我想法子,让我卖点东西,也能挣点小钱儿。”他乐呵呵地说,村里还在他家门口挂了门市部的牌子,显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财 发烧、流鼻涕、喉咙痛,但不是新冠!又一种呼吸道病毒在美国肆虐
-
小 吃鸡肉时,也要避开这四个误区,当心伤身!
-
八 新冠感染高峰又至,但人群感染率未知,每过半年就要感染一次吗?
-
每 包头名特优新农产品青岛“打擂”
-
澎 女性体内塑化剂含量是男性的近6倍,背后有何原因?
-
每 合理调整心态 确保营养均衡
-
深 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吗?
-
小 女性喝咖啡,究竟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了解下
-
澎 2张亿元罚单,7家药企被点名,医药反垄断典型案例释放了哪些信号
-
人 陕西定边6000余亩高标准农田缘何撂荒7年?
-
财 3.2亿元反垄断罚单,能解多少“短缺药”的燃眉之急?
-
小 山东人的身高全国最高?除了遗传基因,也与3点饮食习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