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28岁女子胃溃疡到死亡,只用3个月,医生:胃病别吃它,毒性大

2020-02-04 11:37:00 来源: 心理与健康纷说

引发胃病的三种错误饮食习惯

饭后不要立即松裤带

吃饭吃撑了,很多人会不自主的想松一下裤带,以缓解腹胀。其实饭后松裤带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了健康。人体内脏器官是靠韧带和腹腔压来固定以保持正常位置。进食后,胃肠的重量大大增加,此时将裤带放松,会使腹腔内压下降,这样对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会减弱,而消化器官的活动度和韧带的负荷量就会增加,从而引起胃下垂、上腹不适等消化系统疾病。

常吃夜宵最伤胃

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就不能很好地休息和调整,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另外,经常晚上吃夜宵或晚餐吃得过晚,食物就会大量留在胃里,会促进胃液大量分泌,从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胃黏膜糜烂、溃疡、抵抗力减弱等情况,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因此,常在夜间进餐的人如果出现胃胀、胃口不好、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千万不能忽视。

"趁热吃"最伤胃

人的食道壁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当食物温度达到80~90℃时,食道黏膜就会被烫伤,饭后一般会感到口腔上皮脱落。太热的食物还会使胃部血管扩张,容易引起胃出血。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因此,平时饮食温度最好控制在10~50℃,这是最接近人体体温的温度。水温要控制在18~45℃。这样才不会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