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在仲秋
发布日期:2014-09-30
“秋冻”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的确,秋天衣服不要穿得太多、太厚,捂得不要太严、太紧,对于逐渐适应秋天的气候变化,提高机体抗寒能力,顺利过渡到冬天,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具体点,究竟应该何时冻、怎样冻呢?
初秋尚有夏天的“余火”,暑热未消,气温仍高,甚至“秋老虎”肆虐,显然“冻冻”无妨,无须急忙加衣。晚秋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特别是秋冬交接之时,常有强冷空气侵袭,以致气温骤降,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显然,就此而论,初秋和晚秋都不适于秋冻。前者是大可不必,后者则是特别不宜。
仲秋时节,气温开始逐渐下降,虽有些凉意,却不甚寒冷,秋高气爽,景致宜人,这时是秋冻的最佳时期,尤其是青壮年和无病健康人,穿衣应有所控制,不打“提前量”,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自我创造一个“冷环境”,以此适应暑往寒来的气候变化,这样不但对健康大有裨益,而且可为越冬打好基础。
《内经》言,秋冬养阴。就人体而论,上为阳,下为阴,因此“秋冻”和“春捂”相反,重在上身。也就是说,上装要宽松舒展,能穿衬衣的就不穿外衣,能穿外衣的就不穿毛背心,能穿毛背心的就不穿毛衣。若提前穿上或捂得太厚,会导致身热汗出,伤阴耗气,有违于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法则。由于秋天早晚温差渐渐增大,秋冻时还应遵循“昼薄夜厚”的原则,如晚间或气候变化时,穿着夹衣和薄毛衣等。
另外,秋冻配合各种体育锻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应多出户外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行、游泳、打乒羽、太极剑、交谊舞等,在室内宜练呬字功、吐音导引功、健鼻功,并洗冷水浴等。我国民间素有九九重阳登高的习俗,在此季节,宜外出登山攀高,不但“练腿脚防衰老”,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宁蔚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