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别了持续28天的梅雨季后,13日上海出梅正式进入三伏天。盛夏时节,天阳下济,地火上腾。在这炎热的季节里,常常见到人们食欲不佳,睡眠不好,汗液大泄,精神不振,如果此时不注意保养,每易得病。本期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特需科主任郑敏宇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赵文清,与大家聊一聊有关夏季养生的那些事。
夏季养生应顺应自然,顺应四时,注重精神调摄、饮食调摄,起居调摄,并可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进行“冬病夏治”。
精神调摄
夏季炎热,人们汗出比往常增多,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若过度出汗必伤心气耗心阴。按四时与五脏的关系,夏季养生更宜护心。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会使人心烦不安,头昏脑胀,倦怠懒散。因此,要调整工作节奏,精神情志常宜安静、宜愉快,保持心态平和。正如宋代大儒温革赋诗道:“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故有“静在心,不在境”之说。在炎炎夏日我们应做到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饮食调摄
夏季热盛,长夏多雨,暑湿邪气,乘虚而入,容易疰夏。湿邪阻遏机体的阳气,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常会出现舌苔黏腻,胃纳不佳,甚至不思饮食,四肢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因此,在饮食方面建议多喝茶、多喝粥、多喝汤,宜清淡消化,少油腻,以减轻胃肠负担,预防疰夏。易疰夏的人也可以服用清暑化湿,醒脾开胃的中药调理。
夏季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多吃些营养丰富的瓜果蔬菜如西瓜、西红柿、黄瓜、丝瓜、扁豆、芹菜等,也可喝菊花茶、酸梅汤、金银花露等,防暑解渴,补充津液,提高机体对炎热的耐受力。另外夏季的气候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食物极易受污染而腐烂变质。因此,必须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
起居调摄
夏季昼长夜短,也常常会影响人们睡眠,建议午睡片刻,以确保每天的睡眠时间。睡眠时亦不能让电扇直吹,否则容易引起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甚至面瘫。有空调的房间,亦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在空调房间应适当增加衣服,注意保暖。夏季衣服面料宜选透气吸汗较好的如棉、麻、丝绸类织物。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则,最佳时间在三伏,即利用夏季伏天气温高,人体的阳气旺盛,经络通达,气血充沛这一时机,治疗某些冬季易发之病如老慢支、肺气肿、哮喘等,及对易感体质进行调理。通过药物充分有效的吸收起到祛风散寒,温通经络,化痰平喘的作用,且此时药物易深达脏腑,为秋冬储备阳气,调整人体的阴阳,使一些顽疾宿疾得以康复。外治法有三伏针、三伏灸、三伏敷,内服有三伏补,如夏季膏方、膳食调理等。通过冬病夏治,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功效,不仅能安度盛夏,而且可以预防秋冬季易发疾病。
温馨小贴士
1、隔姜灸法和敷贴疗法适合于阳虚寒性体质的患者,皮肤敏感者应谨慎。
2、夏季膏方适合于疾病处于稳定期的患者,若经常感染,疾病处于发作期的患者则建议先予中药调治。若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者应先服用运脾健胃,化湿理气之开路方。
3、食疗方法应针对个人体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若一次量多可分成数次制作服用。
相关链接
久咳、哮喘、过敏体质的中医防治法
1、隔姜灸法 在三伏天内选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足三里等穴位后,以2分厚的鲜姜片贴在上述穴位,再放上艾绒,隔姜燃熏,每穴灸三壮,每周灸3次,适合虚寒体质咳喘病患者。
2、敷贴方法 用中药以姜汁调糊制成药饼,贴于肺俞、大椎、天突等穴位,一般贴4-6个小时,每周2-3次,于三伏天进行治疗,适合虚寒体质咳喘病患者,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过敏。
3、夏季膏方 根据个人的体质特征、病证特征,将治疗药物、补益药物和相关保健品融为一体的一种膏剂。早在先秦时期,一些医家即提倡“上工治未病”,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指导思想。膏方既能治疗又能调补,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等方法,扶正祛邪,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发生,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的疾病也随之得到有效控制。
4、膳食疗法:简单易行的食疗方法,配合治疗,事半功倍。
★芪枣粥 健脾益肺,主治体虚久咳,或有气短食少。
原料:生黄芪30克,大枣7枚,粳米100克。
性味与功效:生黄芪、大枣能补气和中,健脾益肺,粳米能补脾养胃。
制作及服法:生黄芪、大枣加水同煮,煎沸后20分钟,去渣澄清,随后下粳米同煮成粥。
★冬虫夏草炖老鸭:滋补肺肾,主治久喘、气短、食少。
原料:老鸭1只(1000克左右为好),冬虫夏草12根,料酒、葱、姜、盐适量。
性味与功效:鸭肉性微凉,味甘,能滋阴清热。冬虫夏草性偏温,味甘,滋肺补肾,止血化痰。
制作及服法:将老鸭宰杀后,净毛剖腹去内脏,备用虫草洗净,将鸭子与虫草及各种调料一起放入砂锅,加水适量,上蒸笼或用中小火煨2小时,待熟即可食用。
(来源:文汇报 作者: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