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医生,1990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黄山市人民医院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肺癌的外科治疗是我的工作重点之一,二十多年来我接诊了无数的肺癌患者。没有想到的是,4年前肺癌降临到我身上,我自己竟然成为了肺癌病人。
2011年1月17日,是我永远不能遗忘的日子。上午做完手术,中午简单吃了快餐后准备到4S店取修理的汽车,突然全身抽搐、扭曲、晕倒,迷迷糊糊地感觉自己在单车上被推来推去,意识稍清醒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CT机上。当我被送至病房时,隐隐约约仿佛听到了“肺癌”的字眼。难道我得了肺癌吗?可是想想自己没有咳嗽、咳血、胸闷、胸痛,也没有感冒等症状,觉得自己患肺癌的可能性很小,强迫自己别胡思乱想。似乎隔了好长时间,院领导班子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前面一些安慰的话语我已记不清了,只记住一句“马上转到上海肺科医院,我们已经帮你联系好了姜主任”。听到这句时我呆了,同时我也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真得了肺癌。
在上海住院的4天里,我想过各种最坏的可能,可真正被证实的那一刻,我的心头还是涌出了恐慌和绝望。当时,姜主任走到我的面前,告诉我病情情况,执意要我进行化疗,我知道姜主任是为我好,但我当时就问了他一个问题,肺腺癌伴脑转移化疗治疗,姜主任您能保证我活过100天吗?姜主任回答我,说他也无法保证。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自己要活好这100天,选择放弃化疗,出院回家。
在回黄山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人生这最后的100天怎么过?我从我的工作经验中思索我的治疗方案,我想,首先必须解决脑子里的转移的肿瘤,目前只能选择全脑放射治疗,化疗暂不考虑。
虽然临床上确诊了肺癌,但我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每星期5天进行全脑的放射治疗,也没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但我的体力却已经开始逐步下降,而且时常出现口腔溃疡。
治疗期间,我不断在琢磨,常常自问我自己为什么会得腺癌,我知道腺癌与吸烟、饮酒并没有直接关系,我居住的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空气清新,没有明显的污染,思来思去也理不清我的致癌因素。
2011年1月24日,我清楚地记得这一天。那一天,我又接到了上海姜主任的电话,说我的基因检测突变,可以进行靶向治疗。
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自2004年进入中国,生物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三大传统治疗之后的又一重大治疗方式。以前,我们根据病理形态把非小细胞肺癌分为鳞癌、腺癌等,但是所采用治疗方式都是一模一样的。而现在,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开始将肺癌进一步细分为是否有某种基因突变,并根据结果来选择更合适的治疗。这个时候,我已经知道,由于靶向治疗的卓越疗效,肺腺癌的整体预后显著提高,并超过了鳞癌。而靶向治疗的效果不是性别、吸烟、年龄或者人种决定的,而是特定的基因突变决定的。了解基因突变的情况帮助医生和我更了解我的疾病。当然,这要求肺癌患者必须是某一特定基因发生了突变,这样临床效果才会非常明显。姜主任把这个好消息带给了我,说明我是符合靶向治疗的条件的。这个好消息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接受放疗和靶向治疗两个多月之后,恢复非常明显,自我感觉良好,体检时肺部的病灶消失,脑部病灶也明显缩小,2011年4月1日我又恢复了临床治疗工作。经过科学的靶向治疗及放射治疗,积极的心态调整,一年后复查,肺部病灶及脑部病灶已全部消失了。
我现在面对病人,更加耐心了,因为我是过来人,能够明白他们的感受。所以,我经常对我的病人说,你们碰到我挺幸运的,因为我是过来人。你们看到我也应该更自信更有希望,因为我恢复得很好。
当时只能活100天的我,现在3年多过去了,我正常上班为病人看病,还能上手术台。这一段和肺癌抗争的经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带给我很多思考。
1、患病时要保持稳定的心态,不要慌乱,不要绝望,不要病急乱投医。从我的临床及个人经验来看,肿瘤患者中,1/3患者是被疾病吓死的;1/3患者过度治疗,生活质量极差;只有1/3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并接受科学的治疗,而这些患者,大多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2、生活方式要健康。得病之后我好像变了一个人,饮食以素食为主,天天都去散步,这些习惯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尽管我所得的肺癌是腺癌,与吸烟无关,但我现在也不吸烟了,建议大家也尽量戒烟、少量饮酒、保证充分的睡眠。
3、现在的人们,工作生活节奏非常快,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医务人员都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最后,不管你此刻是健康,还是患有疾病,我都想告诉你一句话: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且行且珍惜。另外,作为一名医生,我承诺: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用我的技术和经历,与癌症抗争到底,为患者撑起一片晴朗的天。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