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养身保健>>防病治病

“疰夏”与胃肠疾病有何关系?
发布日期:2015-06-24

    问:“疰夏”与胃肠疾病有何关系?

  答:周福梅 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门诊:周二上午

  疰夏是指夏秋梅雨季节(约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江南地区空中暖湿气流的“覆盖”,使暑湿滞留在地面,出现高温闷热的天气,使人感到湿热难耐,口淡纳差,头重如裹,胸闷腹胀,肢困无力,舌苔厚腻等证,至秋凉即愈。

  病人感受暑热病邪,热量散失不利,就会积热体内,每于高温季节出现夏季热,午后体温上升,手足心烫,汗出不畅,到晚上体温降至正常,伴有消化不良症状。实际相当于夏季感冒——胃肠型,也称“热伤风”或“伤暑”或“暑热”,应用抗菌素、抗病毒药治疗一般无效。治疗“疰夏”,中医常取芳香介暑、清热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黄速、荷叶、西瓜翠衣之类,暑热介后,毛窍一松,汗即随出,汗出病得愈。待热退尽,常会出现口渴舌红津液不足之症,可予清暑出津;若积滞郁于胃肠,则会出现口苦、腹胀、便秘或便溏等症,可取清利湿热,导滞之法。

  “疰夏”发生在夏季,天气炎热里空气潮湿,相当于中医所谓“湿阻脾胃”之症,多见于胃肠功能低下者,如果夏天,饮食起居失常,最易罹患。湿邪的存在,影响了胃的受纳和运化,治疗后湿邪渐化,脾运得健,症状即会改善。老年人,体质稍弱者,尤要注意。夏季气温高,容易出汗,体力消耗大,极易疲劳,午饭后可以午睡片刻。饮食以清淡、少油、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宜,多吃瓜果、蔬菜以消暑解渴,忌辛辣,少吃甜,饮食不要过分寒凉。空调温度28℃左右即可,要注意开窗通风换气,空调室内喝热菜,出汗可以散热,汗液排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也可排出部分代谢废物,汗腺不要闲置,该出汗时宜出汗。

  夏季如外出建议要备好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戴遮阳帽,穿淡色衣服,尽量避开中午,减少热浪冲击,老年人在高温下,血液循环比平时高4—5倍,血粘度高,如果急躁、从烦,会造成血压升高。越是天热,越要心静,遇事心平气和。最后,还要注意夏季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保持良好心态,清心消暑,平安度夏。您如果低热缠绵,胃口不好,腔腹闷胀,四肢无力,可能“疰夏”,应及时求诊。

    (来源:文汇报)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