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你有医学健康疑问,我们邀请医学专家来解答。
问:老年人“虚眩”是何原因?
答:吴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在当今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眩晕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引起老年人眩晕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其特征是在某些特定的动作之后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发作,包括抬头、翻身或弯腰后直立时。BPPV大部分病例病因不明,除了已知的头部外伤、前庭神经炎和迷路炎及中耳手术并发症有关以外,有证据表明,它可能与氧化应激和脉管炎相关,并且把它认为是缺血性脑中风发作的独立高危因素。BPPV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有时不需要接受任何处理即能自行缓解,但缓解时间较长,一般在一个月左右。
2、后循环缺血(PCI)。这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后循环也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椎基底动脉结构异常或疾病均能使椎-基底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后循环缺血。后循环缺血根据累及的结构不同可以产生眩晕、平衡失调感、晕厥前状态的多种临床表现。
3、高血压。老年高血压2/3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ISH是指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随着年龄增长大动脉逐渐硬化,顺应性下降,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而舒张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脉压增大。当平均血压上升到180mmHg以上时,脑血管自主调节舒缩状态的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同时大动脉的顺应性下降,脑血管由收缩转为扩张,过度的血流在高压状态进入脑组织,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昏迷。
4、精神源性眩晕。也称慢性主观性眩晕。是由于躯体性疾病所诱发的急性眩晕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疾病的反复发生使前庭中枢或外周系统处于变化的不稳定状态。从而使原发或继发的精神源性眩晕互相影响,长期迁延不愈。
现代医学从中枢系统、前庭系统、周围血管及精神因素等多方面分析老年眩晕的病因,中医在老年性眩晕的病因更强调“虚”证。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远》中提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治疗上提出“无虚不作眩”和“当以治虚为主”。虚证以肝肾阴虚和气血不足最多见。老年人肾气渐衰,肾精亏耗。肾主骨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为精髓汇聚之处。肾精亏耗,不能生髓充脑,脑失所养,发为眩晕。肾虚有偏阴和偏阳之分,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阴不足,阴虚阳亢,化火生风,风升火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肾阳虚衰,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久病耗伤气血,导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发为眩晕。
中医治疗方面立足“本虚之体”,明辨气血阴阳的虚损,审清脏腑之虚弱。针对不同虚证不同脏腑施以补益气血,补脾健运化痰;滋肝肾之阴,熄风降火;填精益髓,化源充沛,清阳得以上养于头窍,眩晕自当安宁。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