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冠肺炎疫情源头的“两大谜团”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近日有关“新冠肺炎未必发源于中国”的表述,一石激起千层浪。时至今日,围绕新冠肺炎疫情源头仍有两个谜团亟待解决:其一,疫情发源地是否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进一步追问,疫情是否发源于中国?
【华南海鲜市场是否为疫情发源地?】
病毒溯源是疫情防控“必答题”。现阶段,蝙蝠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也有科学研究指出穿山甲、蛇、龟类等动物是新冠病毒潜在的中间宿主,但病毒如何从动物到人类,疫情又如何在人类社会蔓延,仍是未知数。
疫情暴发以来,华南海鲜市场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月26日公布的病毒溯源研究显示,从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冠病毒核酸,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
然而随着研究深入,更多的研究显示疫情或早于华南海鲜市场出现。武汉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等人在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论文显示,41个病例中只有27个病例有海鲜市场暴露史,尤其需注意,2019年12月1日发病的首名患者并无海鲜市场暴露史。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月20日发布的研究成果也有类似的结论:华南海鲜市场并非疫情发源地,而是在疫情中“推波助澜”。该研究分析了现有数据库中93个病毒样本中的58种单倍型,以了解不同病毒样本的演化关系。结果显示,新冠病毒在2月12日前发生过2次明显种群扩张:一次是2019年12月8日,意味着病毒可能在12月初甚至11月下旬已开始人际传播,而传播速度在华南海鲜市场加快;另一次种群扩张发生在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