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日报:睡觉打鼾增加痴呆风险;正念会让人更自私?

2021-04-21 00:16 来源: 脑科学世界

这种基于对象的认知图似乎与HPC中自我定位的表示相互作用,并介导mPFC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目标位置的选择,这将有助于我们达到目标位置。除了空间导航外,基于对象的认知图的存在还可能为我们提供与背景分离的人的空间表示,这可能有助于我们的社交互动以及情景记忆的编码和检索。

5,Sleep:睡觉打鼾增加痴呆风险,及时治疗可降低风险

打鼾是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大家并未认为这是一种疾病,而只是觉得这是一种不好的睡眠习惯。但事实上,打鼾是由于身体的某些机能异常引起的,是一种不该被忽视的疾病,临床上专业名称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睡眠障碍中心的研究人员在Sleep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分析了超过全国范围内超过50000名被诊断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65岁以上人群,发现那些使用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与未使该疗法的人相比,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发展为痴呆症的概率更低。这些发现也强调了睡眠对于认知功能的影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和有效治疗,可能对老年人的认知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6,正念会让人更自私?

已经有大量研究支持正念的疗效——正念和冥想可以减少压力和焦虑,同时增加情绪健康。最近,美国UniversityatBuffalo的研究人员的一篇新论文揭示了正念在亲社会行为领域中具有令人惊讶的缺点,同时提供了将这些负面效果最小化的简单方法。

该论文的认为正念有可能会让人变得自私。正念有时会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从而让人们认为人与人之间更加相互依赖。然而,对于那些倾向于认为自己原本就很独立的人来说,正念实际上减少了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这一发现于近日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杂志上。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