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乳糖不耐受,此生与乳糖无缘了吗?

2021-04-30 17:44 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

05

乳糖摄入过多:一些健康的婴儿当乳糖摄入过多时,会造成乳糖酶的相对不足,部分乳糖不能被分解,从而发生乳糖不耐受。要注意的是,不是母乳中乳糖水平过高,而是每次母乳摄入量过多 [2] 。

发现乳糖不耐受后

以后都不能吃含乳糖的食物了吗?

不一定。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患儿应终身回避乳糖,但这类人群很少见, 大部分乳糖不耐受的宝宝都会好转。例如临床常见的继发性LI:60-70%的急性肠炎患儿都会出现乳糖酶缺乏,一般在急性肠炎的康复后的2-3周内,患儿的乳糖酶功能就可恢复,可以逐渐开始正常饮食 [1] 。

再例如,原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小朋友出生时乳糖酶功能正常,在成年时小肠上皮乳糖酶的活性会降低至出生时的5%-10%,

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临床症状,成年人的饮食不以乳糖为主,乳糖摄入量少的话是不会引起临床表现的 [3] 。还有就是乳糖摄入过多时,在满足能量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减少乳糖的摄入。

乳糖不耐受时

要如何应对?

01

乳糖不耐受的小宝宝(非先天性LI)可以短期使用 去乳糖奶粉,一般疗程不宜超过两周,大多数宝宝在使用1-2天后症状会有所缓解 [3] ,在此之后可以选择 低乳糖配方,少量多次地摄入,以增加肠道对乳糖的耐受性,锻炼肠道的能力,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02

另一种常见方法是 补充乳糖酶。既然乳糖不耐受是因为缺乏乳糖酶,那我们就外源性的补充一些乳糖酶,但每个人对这种方法的反应和效果不同,如果效果不佳,还是建议尝试第一种方法。

使用乳糖酶时需要注意:如果喂奶的间隔超过3个小时,那么每次喂奶前都要使用。如果服用了乳糖酶腹泻等症状有所好转,那么可以逐渐减少每次服用的量,每次约减少四分之一用量,直至停用乳糖酶恢复正常饮食。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