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你怎么进的ICU?”“挤痘挤的”

2021-06-07 17:13 来源: 皮小度

19岁的宁波宁海女孩小杨因为鼻梁上长了一颗痘痘,就将它挤掉,结果引发颅内感染,患上“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住进了医院。

俗话说,人生最为惆怅的,不是时光永逝不复返,而且青春走了,青春痘还在;青春痘走了,痘印还在。

长痘这件事,每个人都经历过,挤痘痘这件事,每个人也都干过。但是这么简单常见的一件小事,为什么有的人“挤”进了医院,有的人却啥事没有呢?

痘痘不是青春期的“特产”

我们常说的痘痘学名叫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年龄为青春期男女(所以叫青春痘),多以额面部、胸背为主。

但青春痘并不是青春期的“特产”,美国纽约的皮肤科医生HadleyC.King指出,痘痘出现的时期及严重程度与遗传关系密切。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国家皮肤研究学院的数据显示,在20-40岁的人群中,有40%-50%都曾经或正在遭受痘痘困扰。

而且,痘痘虽然不会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但是会造成显著的心理负担。

如果说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是羞怯,青春痘的“战痘”人士就是自卑了。如果痘痘一直长,痘印又不消退,轻则使人焦虑、抑郁,重则影响性格、人际交往、就业、择偶等。

所以痘痘一长出来,大多数人都难以用平和淡定的心态面对它,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立刻,马上,给爷消失!

但是,如果用手掐、挤,用痤疮针挑破,轻则留下难以消除的痘印,重则危及生命(毫不夸张)。

面部的“危险三角区”

我们之所以说挤痘痘这件事很危险,是因为很多痘痘长在我们面部的危险三角区。

所谓“危险三角区”,即以人的鼻梁骨根部为顶点,两口角的连线为底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区域。包括人的上下唇、鼻子以及鼻翼两侧等。此外,人面部还有一个大“三角区”,即从眼部到嘴唇的大三角区。

为什么说这一区域十分危险呢?因为病菌如果通过这个区域进入血液,就有可能进入大脑引发海绵窦静脉炎、脑炎、脑膜炎等致命疾病。

一般来说,人体的静脉血都是向心脏的方向回流,而静脉内的静脉瓣则具有防止血液逆流的功能。

人面部静脉丰富,构成浅、深两个静脉网,与颅内静脉窦彼此相互交通,但又缺乏起“单向阀门”作用的静脉瓣——相当于没有阻止血液回流的“阀门”,血液即可向心回流到达颈部静脉,亦可离心反流进入颅内。

当我们挤压位于“危险三角区”的痘痘时,痘痘中所含有的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极有可能在外力作用下挤压至无瓣膜的静脉内,继而随血液回流颅内的静脉窦。

静脉窦就像个海绵体,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极易在此血液营养丰富部位快速生长繁殖,并随血液循环将面部感染迅速扩散传播至颅内感染甚至全身,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组织蜂窝织炎、海绵窦静脉炎及栓塞、化脓性脑膜炎、脓毒败血症、全身多脏器脓肿等,从而危及生命。

那为什么有的人挤了没事,有的人就住进ICU了呢?

有些人挤的可能不是危险三角区的痘痘,或者挤痘痘前后做了消毒工作,但只要自行去挤痘痘,就会有感染的风险,这事就像扫雷一样,踩上了,后果就会很严重。因此,如果痘痘不严重,最好任其自由生长,不要干涉它。

长痘痘了怎么办?

虽然挤痘痘很危险,但是不挤真的很难受,特别是痘痘开始冒白尖的时候,简直分分钟想弄掉它。

但是自己动手,痘痘就能“战败而走”了吗?

很难,一般来说,如果在它自然脱落之前,你插手干涉了它的“成长”,很可能会发生这几种事情:

1.手上的细菌成功转移至脸上和破溃口周围,于是破溃口感染发炎,脸上长出新的痘痘;

2.白头挤出,混合着痤疮丙酸杆菌、油脂和细胞的脓液流向痘痘四周,诱发更多痘痘形成;

3.痘痘破溃之后结痂、留疤,影响个人形象。

4.手上及皮肤周围的致病菌随着血液回流至颅内,引发严重的颅内感染。

所以,如果你的痘痘不严重,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管它,保持面部清洁,规律作息,少吃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食物,等它自然痊愈即可。

如果是中重度的痤疮,就找专业皮肤科医生进行药物治疗了。

当然面对痘痘,最好的办法就是别让它长出来。老生常谈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运动、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做好面部清洁、保持良好心态、日常做好防晒等。

皮小度提醒女生在经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会长痘痘,但无需特别烦恼,一般都会随着大姨妈的消退而痊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