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4岁就懂得让梨,12年后他哥哥也让了一次,却付出生命的代价

2021-06-15 10:34 来源: 风格化的看剧

可以说,哥哥孔褒的死,让孔融对孝顺的态度,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后汉书》记载,孔融曾经对祢衡说出了一番这样的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莫为?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意思是父亲和儿子,没有什么感情关系,只不过是因为欲望诞生的产物而已,而母亲和孩子,也没有什么太大联系,不过是存放瓶子中物品,按时去除而已。

这番话颠覆世人认知,看上去无情而又冷漠,实际上,这是孔融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不少人为了举孝廉做官,而装出一副孝顺的样子,却没有真正意义上去对待亲人,晋朝的葛洪曾经写下《抱朴子》来讽刺这种现象:“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因此孔融,抨击的也是那种在封建礼教僵化下产生的不正之风。至于他自己,始终怀着对父母和兄长的感激,相信孔融后来的成就,也是能够让孔褒瞑目的。

来源:风格化的看剧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