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4岁就懂得让梨,12年后他哥哥也让了一次,却付出生命的代价

2021-06-15 10:34 来源: 风格化的看剧

在古代的中央集权封建社会,王朝统治者讲究“以孝治天下”,因此在科举制诞生前,做官的选拔手段最常见的就是“举孝廉”,孝自然是放在第一位的,过去产生的那些关于孝顺的故事和名人,更是数不胜数。

不少人最为耳熟能详的,要属于东汉末期让梨的孔融了,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而孔融的才气和品德,也得益于他父亲孔宙的教导。在十三岁的时候,孔宙去世,孔融因为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够站起来。(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

孔宙培养出来的两个儿子,孔融和孔褒,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们也确确实实继承了贤良的品德,而在12年后他孔褒也让了一次,却付出生命的代价。故事还得回到公元195年。,

东汉末年,十常侍把持朝政,政事腐败,结党营私,迫害贤良,为此朝廷当中就有一个叫做张俭的官员,实在气愤不过这种现象,于是大胆像皇帝请奏,揭发了当权的宦官侯览和他家人所犯下的罪过。

然而张俭势单力薄,皇帝怎么可能会听他的话呢?很快侯览知道了这一件事,结果不但他一点事情都没有,反而诬陷张俭想要谋反,要官府将其治罪。张俭知道后只能连夜出逃,他也就成为了受到悬赏的通缉犯。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