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治疗有多可怕?合适的治疗方案到底有多重要?
2021-06-20 07:40 来源: 小涵健康
过度治疗有多可怕?
曾经有一位女性患者,膜性肾病。第一次来治疗时,尿蛋白定量还稳定在1g/24h以下,其他情况都正常。
这种病情程度并不算严重,之前的用药方案也没有问题,当我询问她来找我的目的时,她表示希望将尿蛋白转阴。
我能理解她的想法,每次复查看到化验单上的加号,总觉得心里很别扭,而且认为自己这个“带病之身”无论什么事都不敢放手去做。
但我还是尽力劝她不要急于更改治疗方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用药方案一定要适合自己
再次见到她,已经是一年半之后了,不仅高度水肿,而且从面色就能看出严重的氮质血症。
复查之后,尿蛋白定量6.7g/24h,肌酐高达877μmoI/L,还伴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衰。
这次过来,是希望摆脱透析。
这一年半到底发生了什么?竟让病情进展缩短了将近十年!
原来她为了“治好肾病,重新开始工作”去了多家医院,甚至尝试过病友推荐的偏方。
?合适的治疗方案到底有多重要??
合适的治疗方案到底有多重要?
她的情况属于“慢加急”,摆脱透析还是有可能的,因为一是肾脏并未出现严重萎缩,二是排水能力(尿量)并未受到严重影响。
但令人遗憾的是,她的膜性肾病已经进入四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只能进行保守治疗。
这种“用力过猛”的案例,与感冒的人输液一样很常见,但对患者的危害要大得多。
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和手段本来就带有很大的破坏性,如果无法找到副作用和疗效之间的平衡,治疗本身就会变成一种伤害。
只有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让你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变得值得。
并且,无论何时都要记住:医生的作用并不是让疾病得到治愈,而是将疾病对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治疗的意义也不是让化验单上的数据完全恢复正常,而是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