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方药量效心悟
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伤寒论》药味少而精纯,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世誉为“经方”。但因为年代久远,度量衡屡经变易,代有所改,悬殊极大,后世对经方剂量的折算众说纷纭,历代医家谓之“不传之秘”。限制了经方疗效的发挥,后世医家为确保经方疗效,使用古方,均需考虑剂量折算问题,对仲景用药本源剂量的研究从未间断。有的依据临床用药经验和一般用药剂量,但经不起出土实物及历代文献的考证;有的以神农秤为依据,将其1两折合为1~2克间,亦无出土文物可证,日本汉方学家常用此剂量,在我国则应用较少。
总结中医方药剂量应用的现状,可以用“误、乱、惑”三个字来概括。误,是指经方剂量传承认识不一,正误难辨;乱,是指临床剂量应用混乱,实际上它是由误而引起;惑,是指有关中医剂量论述,散落于大量的古今文献之中,临床上缺乏剂量理论的指导。
1
追本溯源,还原仲景本源剂量
经方本源剂量以及剂量的演变和沿革规律的不明确,导致经方在目前普遍理解的剂量下单纯使用,疗效却不理想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人遂说,经方不灵。或者通过增加相似功效的中药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于是处方越来越大,药味越来越多。我们调查,《伤寒论》经方平均单剂药味数为4.18味,药味分布在1~14味,由4~8味药组成的方剂最为常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首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8.28味,药味分布于16~22味,方剂多由12~20味中药组成;文献报道现代中医汤剂处方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5.55味,药味分布于1~42味,方剂多由10~20味中药组成。可见,现代中医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是《伤寒论》经方的3倍以上,无论单剂的药味数范围,还是常见的单剂药味数,均较《伤寒论》经方有所扩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
呼 23岁女孩查出胃癌晚期,准备遗体捐献,女儿说请不要告诉父母
-
丁 专骗年轻女性的“赌命交易”,希望永远不要发生在你身上
-
观 有关新冠起源,欧美多地有这些新发现,都证明一件事!
-
母 为啥身边的双胞胎越来越多?90后夫妻说出真相,网友:没猜错
-
医 消除疟疾,中国是怎么做到的?
-
蓝 “穿刺下身,一次5万”:纵欲,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
医 吃辣条等于慢性自杀?这下真的有文献支持了!
-
挣 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
人均预期寿命翻倍!中国是怎么做到的
-
双 寿命较短的女性,一般有3个“共性”
-
新 农夫山泉疑用日本福岛白桃做原料?厂家紧急回应!网友炸了!
-
3 没对象也能生孩子?中国科学家接连突破生殖障碍,无需男女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