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牙坏了还能补,牙龈萎缩了却再难恢复,是这样吗

2021-07-26 17:18 来源: 初初美食季

说到爱牙护牙,很多人会把目光放在牙齿本身上,会关心牙齿的色泽、形态和功能是否正常,也会有更大的意愿在牙齿上投入精力并进行花销。因此大多数人会牙齿的状况作为衡量口腔健康的标准,但其实牙龈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地方,牙龈一旦萎缩远比蛀牙更严重。

牙龈萎缩指的是牙龈边缘向牙根方向退缩致使牙根暴露,会伴生牙龈敏感、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等症状,长期不治疗还会使牙齿松动,甚至脱落。那么为何会产生牙龈萎缩呢?我们又当如何进行防治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1.生理性牙龈萎缩

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功能开始出现衰退,口腔系统也不例外,牙龈会逐渐萎缩使得牙根暴露。而本身缺牙的老人,其牙槽骨和牙龈更容易出现萎缩。

2.牙结石

很多人以为牙结石是附着在牙齿上的,并不会对牙龈产生影响,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牙结石沉淀太久会因细菌滋生而引起牙龈红肿发炎,继而产生龈下结石,龈下结石治疗难度大且对牙龈和牙槽骨的损害更大。

3.牙列不齐

牙齿排列不齐可不止是影响美观那么简单,牙齿分布错落或是畸形牙齿过多会使原本空间有限的牙槽骨变得拥挤,尤其是骨架本身就小的人,一旦牙齿出现拥挤那么覆盖在牙齿表面的牙龈就变薄变少。这种情况下,若日常不注意口腔卫生或是咬东西不当,很容易引起牙槽骨收缩和牙龈萎缩。

4.刷牙方式不正确

我们在刷牙时由于手臂惯性我们常会采用拉锯式的横向刷牙,这种刷牙方式是很破坏牙齿健康的,尤其是牙刷过硬或是刷牙过力很容易伤害到牙龈。正确的做法其实是采用竖刷法,轻轻细刷每个角落。当然牙龈脆弱并不是说不需要刷,牙龈与牙根交界处的地方是需要细刷的,尤其是牙内侧,需要轻刷来去除细菌、食物残渣、牙菌斑等杂物,以免形成牙结石。

5.不良的口腔修复方式

缺牙不补会引起牙龈萎缩,因此会有不少人选择进行口腔修复,譬如佩戴全口义齿。假牙佩戴初期由于不适应,基托和牙槽骨还难以契合,佩戴时很容易与牙龈产生摩擦造成损伤。除此之外,缺牙者若是长期佩戴制作不好的假牙,如假牙高度过高、基托边缘过长过锐、牙基弯曲程度与牙槽骨不符等原因都会对牙龈形成压迫感,引起牙龈炎症和萎缩。

口腔医生提醒:牙龈一旦发生萎缩虽然能在专业的治疗下及时控制住,但是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萎缩的牙龈功能衰退难以再像之前一样支撑保护牙齿,相对来说变得更脆弱,在保护牙齿方面则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牙龈萎缩的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定期进行洁牙和口腔检查,防止牙结石、牙周炎症、龋齿等口腔疾病对牙龈形成危害。若已形成口腔疾病,也应及时就诊治疗,防止口腔组织遭受进一步迫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