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脚走路的危害有多大?

2021-07-28 20:13 来源: 浅语花开

研究发现,在孩子五六岁时,足弓就发育了80%,10岁就全然成熟了。所以,要是让孩子拥有一双稳健有力的好足弓、挺拔的身材,在婴幼儿期就要为孩子创造光脚探索的环境。

培养“好脑”

婴儿呱呱坠地之时,大家的脑细胞数量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每个人的智力都不同呢?

大脑是依赖于外部施加的刺激慢慢发展起来的,所受的良性刺激越多,大脑发展越好。正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外部施加给大脑的刺激不同,造就了智商的分化。

脚板素有“第2心脏”的美誉,脚丫虽然不大,但共有穴位66个,反射区72个!

孩子光脚走路,可以刺激这些穴位与反射区,脚下皮肤也能感知地面的细微变化,比如质地、温度、压力、干湿、坡度缓急等,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大脑,继而起到活化大脑的作用。

强健体魄

脚丫子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比较差,光脚走路可以刺激集中分布在脚掌上的穴位与反射区,就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脚底按摩一样,可以提高血液与淋巴循环,让身体暖和起来,把积攒在体内的废物排出去。

更重要的是,经常光脚走路,双脚受重均匀,孩子能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避免骨骼长歪,孩子将来上学了也能保持端正姿势,保持比较高的专注力。

日本某小学在举办“赤足运动”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比起那些走路带风的孩子,那些走路软绵绵的孩子,专注力、运动能力总是差半截,脑子也没转得那么快。

你有没有想过,这是或许因为家长早年剥夺了他光脚探索的自由,使得足弓发育不充分而造成的?孩子光脚跟不光脚,乍一看好像没啥不同,但仔细一看,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0-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脚骨还很软,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加速期,我们应该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多鼓励孩子光脚探索,多带他到户外撒欢,而不是用袜子、鞋子束缚他的双脚。

另外,0-3岁的孩子1年脚能长2cm,3岁后每年能长1cm,而且春夏季长得比较快,有些孩子2周就能长7mm,所以父母每个月都要测量孩子脚的大小,看鞋子还合不合穿,以促进足弓的形成。

顺带提一嘴,孩子穿上鞋子,你在他的脚后跟处插一根食指进去,如果刚好能插进去,这个状态是最理想的。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