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再过10天就是二十四节气处暑。农村有一句农谚: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这是古代流传在湖北一带的农谚,什么意思呢?

“立秋无雨一半收”的意思是,如果立秋这天和立秋前后不下雨,那么,这个秋天就会雨水少,这一年的秋庄稼收成只有一半。“处暑有雨也难留”,意思是如果处暑这天或者处暑前后雨水多,那么,以后的雨水就会比较多,秋庄稼收成也不会好。
那么,为什么说“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呢?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先说“立秋无雨一半收”。我们知道,立秋节气在每年的公历8月7日、8日、9日三天,而立秋节气一般都还在三伏的中伏期间,天气十分炎热,距离三伏结束还有半个月到20天。

这个阶段,对秋庄稼来说,正是开花、授粉、结籽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充足的雨水的时候;而对天气来说,也应该是气温高、雨水多的时候。如果立秋前后雨水充足,秋庄稼就会蹭蹭蹭的生长,强烈的日光与叶子的光合作用会制造出更多的养分,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庄家的各个部位,特别是庄稼的籽粒,而充足的雨水会使庄家的根系会吸收更多的养分,这些养分也会被输送到庄家的各个部位。所以,立秋前后雨水充足,秋庄稼就会丰收。反之,立秋前后如果无雨或者雨水少,秋庄稼就缺乏养分,颗粒不会饱满,就会只有一半收成。
再说“处暑有雨也难留”。我们知道,处暑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天气会逐渐变凉,雨水会逐渐减少,会迎来秋高气爽的真正的秋天。对秋庄稼来说,这个阶段正是籽粒需要不断灌浆,逐渐饱满成熟的时候。

在立秋节气里,雨水较多,土壤内储满了充足的水分,庄稼体内也不缺水,这个时候 ,秋庄稼最需要的不是雨水,而是晴朗的天气,充足的阳光,高效的光合作用,制造出更多的养分,促使颗粒饱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太多,气温就会下降,地温也会下降,庄稼生长就会变得缓慢,而且过多的雨水会使土壤缺氧,庄稼的根系腐烂,停止生长,秋庄稼也会减产。所以说,“处暑有雨也难留”。
总之,“立秋无语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立秋无雨秋粮就会歉收,处暑雨多秋粮也不会丰收。即便是今天,这句农谚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来源:西门白甫话三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
张 人老骨头松?医生:牢记“两吃两不吃”,稳定骨骼、防疏松
-
腾 中国人吃饭最坏的习惯,肥胖胃癌都跟它有关,为了家人健康必看!
-
医 身上若出现6种表现,当心肾功能已下降,及时检查,不能拖
-
养 女人“此处”越大,命就越短,越不健康,当心啦!
-
腾 发芽的大蒜、洋葱、花生哪个不能“吃”?你一直存在误解,快让家人知道
-
长 死亡病例破纪录当天,印度竟要求中国……
-
腾 生过孩子的女人,身体有啥“变化”?这4个不同,很明显!
-
小 中年女人想和你“发生关系”,在这三个时刻很活跃,尤其第二个
-
漫 血糖不稳,半夜睡觉会出现3种征兆!一旦你有,尽快检测!
-
腾 把50厘米长的管子塞入身体,这些女孩只为追求一种满足!
-
腾 洗脸用热水好还是凉水好?洗脸的 9 个疑惑,一次说清楚
-
3 “致癌矿泉水”?某品牌矿泉水被查,潜在致癌物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