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前庭平衡失调的9大表现,家长须注意

2021-09-14 10:27 来源: 人民资讯

保胎的母亲往往由于害怕运动后产生激烈反应导致流产,因此常常拒绝运动。

胎儿在母体内所得到的刺激相对有限,导致孩子前庭平衡系统和触觉系统先天不足,感觉运动统合失调表现明显。

羊水过多的母亲,尽管自己运动较多,但由于孩子在更多的羊水保护之中,很难有机会与胎盘内壁接触到,导致孩子失去诸多必要的触觉和前庭平衡觉学习机会,诱发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儿童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够也会导致前庭平衡失调。

儿童从仰卧向俯卧过度的过程是儿童练习颈部肌肉的过程,儿童在抬头的过程中视野由过去的仰视到俯视,完全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旋转了180度,这对形成和发展儿童的空间知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视野的改变刺激儿童探索新奇世界的欲望,儿童不断的抬头促使颈部肌肉不断发展,而颈部肌肉的发展又是个体保持头部平衡的前提,头部的平衡又是个体前庭平衡觉发展的前提。

儿童抬头的机会越多,平衡觉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空间知觉就会发展得越好。

儿童在学会坐立、爬行的过程中,前庭平衡觉和空间知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感觉(视觉和前庭平衡觉)与运动之间实现最充分的统合。

实践证明翻身抬头越好、爬得越多、越好的孩子,在后天的学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小。

反之,没有爬过的儿童后天学业困难的会越多——前庭平衡问题导致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导致儿童前庭平衡失调的另一个人为因素是坐小推车。

许多父母认为不为孩子买一辆婴儿车就不足以表达或证明其对孩子的爱。

实际上这么做,表面上是让孩子更舒适些,躺在里面被推着走而不用被抱着或自己走路,其实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前庭平衡习得的机会。

由于推车的轮子直径有限,而轮子越小、克服阻力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家长不得不挑最平整的道路行走。

这样不但剥夺了孩子被背、被抱的机会,还减少了儿童获取外界刺激的机会而影响了儿童前庭平衡功能的发展。

03、前庭平衡觉的训练

通过给予前庭平衡器官各种不同程度的刺激,可以使调节姿势反应的前庭平衡功能正常化。

在接受前庭平衡刺激的同时,还有助于其它感觉的统合。

前庭的功能对大脑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刺激前庭在知觉运动训练中广泛得到使用。

微信搜索关注:爱知教学园地”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教学经验和学习教育相关的内容!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