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粒提身价,省扶贫村成了富裕村
“种了十来年水稻,这是第一次在自己家门口就把米打出来了,吃起来肯定香。”近日,微山县高楼乡小闸村稻米加工车间,年已七旬的村民张老汉捧着自家米袋里白花花的大米笑呵呵地感慨。他身后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车车刚收割的水稻运进来,经过烘干、脱粒、包装,变成一袋袋大米销售到外地,形成了产销一条龙。

小闸村有种植水稻的传统,之前尽管水稻品质优良,可因缺少深加工技术,所有水稻收割后直接卖出,产值较低,收入有限,曾被列入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名单。近年来,小闸村发展水稻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首先,小闸村争取上级政策,实施了千亿斤粮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共硬化生产路24.5千米、水渠11.5千米,建设管涵闸126处,提水站4座,改造土地6800亩,从根本上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的生产条件,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和产量,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与此同时,小闸村借助上级扶贫政策,联合第三方企业,于2020年建设了稻米加工基地,购进日产40吨稻米加工生产线1套、日产15吨水稻烘干生产线4套,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同时,村里以稻米加工基地为中心,联合周边乡村,建设了20处收储烘干仓储中心,形成了集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基地+农户”新模式。
不仅如此,小闸村还联合周边村庄,形成23000亩水稻种植基地,以订单农业形式与农户签订水稻收购合同。水稻种植时,通过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实地考察,确定最适宜的水稻品种,集中采购后,把种子发放到农户手中,聘请专业技术员进行播种施肥除病害。水稻成熟后,以每斤高于市场5%的价格回收,进行深加工销售。小闸村稻米加工基地全年可生产优质大米3600吨,利润可达70万元。

“过去村里没有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大部分农户靠种植为生,收入微薄。自从实施水稻深加工产业,群众收入翻了一番,小闸村也成了富裕村。”小闸村党支部书记张尊涛说。
在发展水稻深加工产业过程中,小闸村利用产业集群化效应,引导脱贫群众参与产业发展链,通过就业、学习技术实现巩固脱贫奔小康。
张磊曾是小闸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初中没毕业父母就先后去世,与奶奶相依为命。针对他的情况,小闸村一方面“扶志”,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困难,一方面为其规划脱贫方案。经反复分析,村里认为他适合搞无人机喷洒农药服务,在水稻种植基地中不愁接不到活。村里一边联系为其培训无人机使用技术,一边联系信用社,为其办理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加上自筹2万元,购买了一台喷洒农药无人机,被聘请到种植基地为水稻除病虫害。如今,他的业务已经发展到周边几个县、方圆几百里,年收入稳定在7万元左右。(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白文娟 任泽滨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腾 刷了一辈子牙,你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步,难怪你的牙齿那么黄!
-
人 “性生活”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5种,生活中别太开放
-
人 1岁女童被查出“肾衰竭”,只因辅食中加了这个,很多家长都在做
-
人 脸上总出现3现象,小心已经被螨虫“当窝”,简单2方法清除!
-
人 天天洗澡VS每周洗一次澡的人,有何区别?洗澡时有没有注意事项?
-
腾 隔夜水、隔夜菜致癌?真正不能吃的是它,刚刚害死9个人……
-
人 晨起喝水=喝细菌?晨起第一杯水应该怎么喝?或许很多人都喝错了
-
3 男人想要前列腺好,谨记“一少一多一刚好”,早做早受益
-
每 为何脑梗患者逐渐增多?或与3个习惯有关,劝你尽早戒掉
-
人 身体2处“发痒”,八成是肝病前兆,医生:做好2事,远离肝病!
-
人 皮肤干燥7大因素,你都了解吗?对付皮肤干燥,医生给你支招!
-
人 红薯上有黑斑是否有毒?到底能不能吃?原来一直误解了,别再吃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