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回家、人回乡、力回引”——重庆丰都县“新农人”的乡村振兴记事
本文转自:中工网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新华全媒+丨“心回家、人回乡、力回引”——重庆丰都县“新农人”的乡村振兴记事
新华社重庆3月17日电 题:“心回家、人回乡、力回引”——重庆丰都县“新农人”的乡村振兴记事
新华社记者李勇、周凯
在重庆市丰都县“山中来”农业观光采摘园,负责人胡三中正忙着管理即将挂果的100多亩枇杷。“我给自己定了‘随时随地山中来,一年四季有果采’两个目标,就是想让游客不同季节都能在我这里采摘高品质水果。我有3个品种的葡萄、2个品种的草莓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1到5月草莓香,6到10月葡萄甜,等枇杷冬季丰产后,我的第二个目标就实现了。”
今年50多岁的胡三中学的是工业管理专业,原先在一家国企上班。2010年,因热爱农业,他和妻子返乡建起了采摘园。与高校技术合作、应用智能监控等设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他的采摘园年产值500多万元,带动10多户村民就业增收。
自诩“新农人”的胡三中感慨:“传统农业往往靠天吃饭,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借助科技力量才能提高附加值。我们还有一件喜事:女儿今年保送就读果树专业研究生,‘新农人’后继有人!”
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长江穿城而过,全县80多万人中有30多万人在外务工,绝大多数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谁来种地?谁来振兴乡村?在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看来,基层通过做好人居环境改善、基层设施配套等乡村公共服务,能够营造“心回家、人回乡、力回引”的引才环境,让更多热爱乡村、有见识有能力有资源的人返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破解乡村劳动力不足、产业不强的问题。
行走在丰都县的大山之中,像胡三中这样的“新农人”并不少见。依托水库建起湿地公园,一栋栋巴渝特色农房干净整洁,盛开的桃花、李花点缀其间,长江边上的高家镇建国村风景如画。

3月14日拍摄的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建国村风光。新华社记者黄伟 摄
政府引进企业在村里建了规模养牛场,农村环境整治带来了游客,这让长期在外开货车的51岁村民梁勇看到了商机,几年前回乡又当起了农民。种7亩多当地特色蔬菜藠头、承包牛粪有机肥加工厂、办农家乐,梁勇一年下来收入超过20万元。“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引进了中药材芍药,我马上要种几亩,‘新农人’大有可为!”梁勇充满信心地说。
丰都县山多地少,怎样既保障粮食生产又提高群众收入?因海拔高、日照充足,栗子乡贡米曾在当地久负盛名,但多年来,由于水稻种植规模小、没品牌,加上村民外出务工,乡里的梯田成了荒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帮扶集团驻栗子乡乡村振兴工作队干部杨砚翔说,种粮食和种经济作物相比,效益相对较低,因此必须走规模种植之路。基于这种认识,工作队聘请了农业专家指导培育“新农人”,加快发展优质大米产业。

3月15日拍摄的重庆市丰都县栗子乡梯田。新华社记者黄伟 摄
50岁的村民焦永鸿拥有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这几天正在给自己流转过来的110多亩梯田安装排灌、监控设施,为获得有机大米认证做准备。“我种了一辈子水稻,这些年通过各种职业培训,终于明白了现代农业该怎么搞。去年我种水稻毛收入20多万元,支付村民劳务费13万元。明年如果拿到了有机认证,我的有机大米价格能翻一番。”
森林掩映之下,栗子乡金龙寨村梯田成片、农房古朴,当地正在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驻金龙寨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何鹏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又有近20位外出务工村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机遇,返乡创业成了‘新农人’。”
责任编辑:李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蓝 女子遭司机性侵,主动提出不戴套后,最恶心的一幕发生了
-
焦 3对年轻男女深夜小树林里“玩游戏”,结果迷失方向,网友:荒唐
-
环 男性也难逃魔掌?英媒爆料:乌克兰一难民称在德国遭轮奸
-
腾 不用戴套的“自然”避孕法,有这8个,伴侣双方都要知道
-
英 手机收藏“性侵鳄鱼幼崽”视频,英国男子被登记为性侵罪犯五年
-
郎 苍井空翻车,上万人爆雷!
-
极 “疑15岁生子”当事人发声,官方:其户口申报年龄出错,实为18岁产子
-
牛 14年过去了,那个和陈冠希一起拍照的小女人,要服刑了
-
盖 广东雨神婚内出轨后现身!满脸憔悴患抑郁症,自曝退网小三不知情
-
人 73岁老太太查出艾滋病,得知感染原因后,6个子女闹翻了天
-
搞 14岁被称为“人间尤物”,富豪花10亿将其娶回家,8年生4胎
-
大 女生闻到的男人味,到底是什么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