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洮南:推广保护性耕作,促农民稳产增收

2022-05-07 17:32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春暖花开日,“开犁”正当时。

近日,在洮南市二龙乡,农民正在对免耕机进行调试维护,为即将开始的春耕生产做足准备。“我用免耕机进行保护性耕作三四年了,效果挺好,粮食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老百姓越来越认。”二龙乡民治村二社村民岳德民说,他们屯共有8台免耕机,每年到春耕时,基本都得排班使用。

2021年,洮南市粮食总产量25.34亿斤,首次迈入全省前十产粮大县行列。为进一步保障粮食稳产丰产、促进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洮南市今年积极探索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模式,持续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各项措施落实,促进农民稳产增收,现已申报保护性耕作132万亩。

“传统的播种方式,需要5道工序,保护性耕作一次就可以完成播种,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我每年能耕种20垧地,实施保护性耕作以来,每年种100垧地还轻轻松松,这项技术养肥了黑土地,也改变了我的生活。”聚宝乡昌玲家庭农场肖玉昌兴奋地说。

保护性耕作技术取消了传统秸秆清理、旋耕起垄的耕作模式,秸秆均匀覆盖在农田上,有效减少土地的风蚀和水蚀,起到保护生态、节本增效,遏制黑土地退化,增加土壤有机质,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等作用。洮南市通过给予补助资金等方式加大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对玉米、大豆、杂粮等种植地块,实施保护性工作的,根据实际监测原则每亩按不超过40元标准给予补助;对于高标准应用基地秸秆大量覆盖的地块,每亩按1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当前,洮南市正在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广新型增产增收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持续保持粮食产量稳增态势,以现代农业夯基垒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