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每天坚持“踮脚尖”,一段时间后,或许能解决5个问题!

2022-05-23 12:49 来源:明珠号 小李说健康

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很多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增加了许多,所以有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想要通过保养的方式留住健康,远离疾病。

养生其实并不难,简单来说,无非就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再加上适量的体育锻炼。

相信大家对前两项都比较清楚,但是对于运动而言,就比较广义了,因为运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太极,广场舞,跑步,游泳等,需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可能对年轻人而言,选择的余地多一些,不过中老年人就要稍微注意一下了,尽量选择比较缓慢的运动方式,今天给老年朋友推荐一项比较适合的运动——踮脚尖,不妨尝试一下,坚持一段时间,身体或许能收获不少好处。

每天坚持“踮脚尖”,一段时间后,或许能解决5个问题

1.温肾养肾

在踮脚运动的过程中,前脚掌内侧和足大拇指支撑,使经过此部位的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得到按摩,从而温肾养肾,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每天坚持踮脚走路,长期坚持也有助于缓解肾气下降。

2.缓解头晕头痛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朋友来说,很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之所以会出现头晕头痛的情况,除了和年龄有关,也和大脑的血液供应不足有关。

而每天坚持踮脚尖,在一这过程中,促进了血液循环,延缓了器官的老化,进而缓解了头晕头痛这一症状,而且通过踮脚尖,还能使得大脑神经得到放松,预防中风的发生。

3.预防关节疼痛

现在很多人都有久坐的问题,长时间地坐着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减慢,下肢肌肉活动基本关闭,新陈代谢速度下降50%,而每天坚持踮脚尖15分钟有助于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膝关节僵硬、酸痛。

4.促进血液循环

踮起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大约等于心脏每次搏动的排血量。

踮脚尖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可以辅助预防或缓解下肢静脉曲张的情况,但作用微弱,并没有治疗效果,如果有下肢静脉曲张建议到医院治疗。

5.抗抑郁

抑郁是因为阳气不能上达以润养脑髓,导致脑部的气血循行不畅,浊阴蒙闭了清窍所致。

颠脚跟同时还可以刺激到膀胱经以及足三阴经,包括肾经、脾经、肝经,足三阴阳气一足,可以宣通阳气于上,让更多的气血上达头面。

颠脚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如果导致了疼痛,也不用泰国担心,休息几天,用热水泡泡脚,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踮脚尖的方法

基础版

刚开始练习踮脚尖,建议大家找一面墙,挺胸收腹,双脚距离约为1拳,两脚重心落在脚掌中心处。一手叉腰、另一手扶墙,完成准备姿势。

脚尖点地、后脚跟缓缓向上提起,身体顺势向上移动,此时小腿后侧肌肉绷紧,控制身体平衡,恢复至后脚跟着地,然后再次踮脚,重复完成动作。

升级版

踮脚尖走路,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可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初始练习者可以扶着墙,熟练以后就不用借助外物了,同时用足跟走路可练小腿前侧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经,脚尖和脚跟交替运动可祛病强身。

懒人版

如果觉得站着踮脚尖太累,不妨尝试一下懒人版,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如果感觉小腿不舒服,就停下来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也是自我调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