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厦门同安潘涂社区:小小海蛎争鲜全国餐桌

2022-06-13 17:06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厦门网

潘涂人在外每年养殖海蛎产量约45.4万吨。图为养殖户在捕捞海蛎。

海蛎,于厦门人而言,就像东北人饭桌上的酸菜,四川人饭桌上的辣子,普通,日常,却不可缺少。厦门人餐桌上的海蛎,有七成是潘涂人养的,而这些量只是他们在全国各地养殖产量的十分之一。

小海蛎撬开“一村一品”大产业。潘涂人在全国沿海的海蛎养殖面积达6.3万亩,养殖产量约45.4万吨,产值约4.5亿元,“中国海蛎第一村”名副其实。

勾海连山的同安,孕育了丰富的山珍海味,聚天时地利人和,催生了像潘涂海蛎、莲花高山茶、顶村茭白、丙洲煎蟹、褒美进士芋、蔗内米粉、云洋面线等特色产业。

同安与“一村一品”的故事是产业与生活的幸福相连,是产业与文化的融合相通。以旅兴渔,以农促旅,渔旅、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擦亮乡村振兴“金名片”。

小特产如何大变身,又是怎样串联起村民致富梦,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跟随记者的脚步,去一探究竟。“中国海蛎第一村”潘涂社区是我们走进的第一站。

“潘涂海蛎”

占厦七成市场

在广东汕尾,今年首个海蛎收获季刚刚进入尾声,新一批海蛎苗就已经培育就绪,等7月挂入海里,海蛎养殖专业户林满意的下一个丰收又在路上了。

从年前忙活到现在,他一算,手中大大小小1万多亩海域,这个收获季产出近2万吨海蛎,是个好收成。

这样的变化始于2006年。那一年,林满意和潘涂乡亲带着多年积累的“手艺”,到广东、福清、泉州、漳州等地重新开始海蛎养殖。如今,林满意在汕尾、汕头、东山和诏安四地拥有渔排,年产值近3000万元,成为潘涂海蛎养殖12大户之一。

异地养殖海蛎的潘涂人,始终心系家乡。“在外打拼的潘涂人,都有浓浓的家乡情结,要保证乡亲们就业率,让大家都有饭吃。”潘涂社区党委副书记林育林说,潘涂人在外每年养殖产量约45.4万吨,10%的产量运回潘涂,每天都会有货车运送海蛎回到潘涂清洗、加工、批发、售卖。久而久之,潘涂逐渐成了厦门海蛎产品的集散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